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6 道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今年“五一”假期,你出门旅游了吗?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五一假期,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据澎湃新闻报道,5月5日晚间,多地文旅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均超去年和2019年同期,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材料二】

5月5日,携程发布《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

【材料三】

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全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35.14万人,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7.20%;其中45家重点监测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37.42万人,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长32.46%。接待游客数量居前五的A级旅游景区分别为:丽江古城(101.79万人次)、大理古城(74.62万人次)、告庄西双景(57.22万人次)官渡古镇(39.95万人次)、彝人古镇(26.90万人次)。全省接待游客人数增幅居前五的4A级及以上景区依次为: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楚雄州水仁县方山景区、曲靖麒麟区麒麟水乡、玉溪市龙马山景区、昭通彝良小草坝景区。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材料二的主要信息。
2.材料三显示,作为云南省省会的昆明,并不是游客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市旅游局要在中小学中选拔“昆明旅游形象小使者”,请你自选昆明的一处景点,撰写50字左右的“旅游宣传词”。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一次次在浩瀚太空中刷新“中国高度”,青少年也从一幅幅来自苍穹的图片中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以及科技的魅力。你和小文来到该展区看了“天宫课堂”很激动,带着你的感想,完成下列任务。

①2013年6月中旬,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这一次太空授课将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

②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轨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这是空间站任务以来,我国航天员第四次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的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本次活动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1.看完“天宫课堂”后,小文很激动,想将学到的知识写成一篇演讲稿,作为旗下演讲讲给同学们听,请你结合上述内容,帮小文完善演讲稿提纲。
“天宫课堂”演讲稿提纲
一、事例引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点明论点:科技的力量。
三、举例论证:举宇航员在太空中操作的实验论证分论点:

科技,对个人而言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对国家而言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是对综合国力的提升。

四、号召行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区现场对“青少年眼中的科学和科学家精神”展开了调研,下面是部分调研结果,请你从中概括出两条结论。

图一                                                              图二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同学们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从多方面对“河南旅游‘出圈’”的原因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三方面原因,请你帮助完善。
【原因一:文化底蕴牵动人心】

新郑

洛阳

宜阳

荥阳

巩义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花初绽

春草初长

明媚春光悦人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②       
       。”

夜尽昼来

冬残春生

时序交替蕴哲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④        ,⑤       。”借用典故

誓死报国

爱国之情震寰宇

《陋室铭》

(刘禹锡)

“⑥        

草色入帘青。”

居室环境

清幽宁静

陋室“不陋”显德操

《春望》

(杜甫)

“⑦      
      。”

城池残破

草木丛生

望中所见皆荒凉
【原因二:           
资料

在海拔2217米的金顶之上,《知道·老君山》数字科技为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沉浸互动、古风歌舞演艺、非遗体验等,让游客拥有更丰富的体验。老君山景区还利用5GARVR等新技术,将文化元素融入视、触、听、演交互体验中,以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文化,打造与年轻群体个性相契合的IP。抓住了年轻人的心,就等于抓住了流量密码,抓住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

【原因三:花式宣传创设名片】

       

A                                             B

1.很多城市因与古代名人有关而出名,请你把原因一中古代名人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2.同学们要根据资料内容总结出“河南旅游‘出圈’”的原因,但是不知道怎么总结原因二,请你帮忙总结,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旅游发展的“金”名片。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宣传标识很有创意。请你从原因三的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结合构图要素解说它是如何彰显洛阳牡丹文化节的鲜明特色的。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九年级(1)班开展“创新改变生活   科技引领未来”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材料一   好消息——新闻在线】

2023111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右图为其徽标)在深圳拉开帷幕。本届高交会以激发创新活力   提升发展质量为主题,汇聚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继续擦亮中国科技第一展金字招牌。会上展示的产品技术创新能力领先,交互性、趣味性更强,主要涵盖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移动通讯、数字娱乐、机器人、无人机、物联网等前沿领域,让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未来无限的可能。

【材料二   大趋势——未来已来】

2024年,某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字消费者领域的深度分析报告,指出五个主要的技术平台——公共区块链、多组学测序、人工智能、能源储存和机器人技术,正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数字消费者领域迈向新的高度。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智能家居到人工智能,从可持续能源到虚拟现实,科技的进步正逐步重塑我们的世界。

1.人工智能:未来的工作伙伴和生活助手。

2.可持续能源:绿色生活,从我做起。

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开启沉浸式体验新纪元。

4.5G与物联网:连接一切,开启智能时代。

【材料三   瞭望窗——科教访谈】

①记者:作为沪上高中首创芯片科技教育的校长,您对于培育创新人才,希望带给全体学生怎样的科创体验?

②王亦群:创新人才不是天选之人,每个人都能够创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学校从惠及全体、尊重兴趣、鼓励冒尖不同要求出发,分层打造课程,构建满足基础需求、兴趣发展、特长培养的芯片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群。

③记者:有人说,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 来了,这只是开始。面对人工智能新技术,基础教育领域师生如何应对,才能成为面向未来的人才?

④王亦群: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模式。我们探索的芯片科技教育,立足于既提升学生创造力,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师生成为芯芯相惜的伙伴,成为面向未来的人才。

⑤学校外联校企、内强师资,打造芯片创新教育导师团队。一方面,挑选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与中国科学院专家组共同组建全国第一支中学芯片教育导师团队,共同完成课程开发和实施;另一方面,学校广泛开发社会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打造芯片教育师资天团。通过23年持续性学习、探究、实践,赋能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记者:现在有的学生、家长眼中只有,却不会解决问题。学校自建立芯片科创学习体验中心、实施芯片科技教育以来,带来哪些变化?

⑦王亦群:学生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开展课题研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展多学科能力,提升科学思维,为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摘自《解放日报》2024年04月01日)

【材料四   真思考——电子素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理念的延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何确保孩子安全地使用这些设备,培养健康的电子素养,使他们能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杜绝电子沉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

1.兴趣识别:尊重并引导孩子的选择。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孩子成为明智的数字公民。

3.家长的角色:榜样与引导者。

培养青少年的电子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有耐心和理解能力,同时给予青少年适当的引导和支持。通过兴趣识别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健康、平衡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远离电子沉迷,使青少年成为明智、独立的数字公民,为科技腾飞、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1)笃行组在网上进行了“你来做家长”的问卷活动,希望你作为家长代表,结合【材料四   真思考——电子素养】,谈一谈如何杜绝电子沉迷,培养孩子健康的电子素养。
(2)【材料一   好消息——新闻在线】中的图片是“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徽标,请你仔细观察,向大家介绍这幅图片。
写作提示:①介绍构图要素及寓意;②语言生动准确;③不少于80字。
(3)主题班会接近尾声,请你作为主持人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这次活动带给你的收获与思考,展现青少年的担当。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语言得体;③不少于100字。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日,宁夏出台《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围绕能源生产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制造产业、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转型制度保障等提出22条政策举措,全力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工作。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二:

源头发力,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电清洁低碳建设、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风电光伏高质量跃升发展、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绿氢低成本规模化发展,做好能源生产文章。坚持产业筑基,建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高地,提升风电设备制造配套能力,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做好能源产业文章。坚持用能升级,促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高效用能,持续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做好能源消费文章。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三:

宁夏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目标

设定目标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2025

5500万千瓦

15%左右

2027

6000万千瓦

16%左右

2035

1亿千瓦以上

30%左右

(数据来源:《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

(1)阅读材料三,概括主要信息。
(2)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宁夏在推行“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工作上是如何做的。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
6 . 为了使校刊《青春榜样》内容丰富,吸引读者,文学社开展了多项活动,也收集了很多资料。请你参加下面两项活动,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校刊需要做一项调查,了解在青年眼中,青春是什么模样?请你阅读下面这幅图,归纳出两点。

我的结论:“青春模样”的特质是热爱祖国、________________
(2)校文学社特邀著名专家对青少年如何选择青春榜样给予指导。请根据下面的访谈内容补写出采访问题。

文学社记者:专家您好,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我认为,在引导青少年选择青春榜样时,学校和家长要讲究方式方法,真正了解他们关注榜样哪些方面的信息,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

文学社记者: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媒体对青春榜样的宣传要贴近青少年的兴趣,把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对传统榜样人物,要重视挖掘新时代精神内涵,使其焕发新魅力。对新选的青春榜样,也要重视精神内涵的宣传与展示,从而得到青少年的认可与接纳。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7 . 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河南创新构建“中国潮”文旅IP矩阵,频频“出圈”。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写几句旁白,用于主题展“文旅创新”板块的解说。

某互联网平台各省文旅官方号截至2024年2月粉丝数(万)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年过去,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学校开展的“凡人善举   你我一起”主题活动中,宣传组的同学展示了以下两幅漫画,请你任选一幅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写作提示:①描述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②不少于80字。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9 . “建设新能源之都,GDP万亿只是起点。”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为常州发展定调。新能源,业已成为常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对此,请你完成两个活动。
(1)作品A和作品B,均为“中国国际能源”的LOGO。请你从中选择一件作品,并根据该作品的设计元素及寓意写出三点选择理由(说明:两幅作品下面的中文和英文不能作为“选择理由”)。

选择作品(________)(选填“A”或“B”)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下列材料,为新能源下一个定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材料二:随着常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重视。

材料三:中国绿色能源类股票价格飞扬,更多闲散资金纷纷投入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用于研究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同时,中国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

材料四: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为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0 .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说穿了就是节能,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世界现存4500种哺乳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万种木本植物中,濒临绝种的约占6%,其中1000种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据资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材料三   

世界地球日宣传图案

1.请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各提取一条值得关注的信息。
2.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三中“世界地球日宣传图案”并阐述图案的寓意。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