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隋唐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①莓苔:青苔。②履痕:又作屐痕,木屐的印迹,这里指足迹。③渚:水中的小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满路莓苔清幽山径上的履痕屐齿,给诗人带来“幽人不远,晤面在即”的希望。
B.诗中“依”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
C.诗中“随”字写出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寻找水源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寻友的急切心情。
D.尾联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
2.《唐诗三百首》评价本诗:语语是“寻”。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2024-04-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三首《凉州词》,完成对话。

凉州词(其二)

王翰

秦中花鸟已应阑,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

教人意气忆长安


①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②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凉州词(其一)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

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

那堪马上送明君。


①金屑文:即金屑纹,指紫檀木天然生成的金色纹路。金屑,黄色花粉。文,同“纹”。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①碛:戈壁、沙漠。②白练:这里泛指丝绸。③安西:地名,指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年),被吐蕃攻陷。
小苏:这三首《凉州词》真是各有千秋。我从王翰的诗句“①_______________”中读出了凉州之“凉”;从孟浩然的“②_______________”一句中读出了凉州之“远”。
小州:这里的“凉”和“远”不但是气候和地理上的真实体现,更是诗人情感的真切流露,前者表现了③_______________,后者写出了④_______________
小苏:我还发现他们都善于用乐声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王翰“夜听胡笳”,孟浩然“作得琵琶”,而张籍的诗中则响起了“无数铃声”。
小州:是啊,这“无数铃声”寄托了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诗第二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
2024-02-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乙】

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鹭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注】①姑苏,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造享乐之处。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后人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②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③凫,野鸭。鹥(yī):古书上指鸥。莎,多年生草本植物。④吴岫(xiù):吴山。⑤忠臣:指伍子胥。
1.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阳城东楼》尾联是间接抒情,《姑苏怀古》尾联是直接抒情。
B.甲诗尾联对行人叮嘱,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不必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化,要学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
C.乙诗中“争”和“占”描绘出麋鹿在争食新草,水鸟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情景,写出了荒台空苑的荒芜败落,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感慨。
D.甲诗中“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今昔对比,分析了沧桑的世事,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抒发了作者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和深刻思考。
2.南宋《桐江诗话》记载:“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人士云‘许浑千首湿’是也。”《姑苏怀古》颈联和《咸阳城东楼》颔联都有与“水”有关的内容,这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其妙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元稹得知友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所作。授:授职,任命。江州:九江郡,治所在江西九江。司马:官名,唐代以司马为州刺史的辅佐官,协助刺史处理州务。②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题目中的“闻”都有“忽闻”“惊闻”“悲闻”之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运用大胆想象,将明月当作使者,借明月慰远人。而《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则以“惊坐起”三字,惟妙惟肖地描摹出诗人听闻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刹那的反应。
C.两首诗都是为好友被贬官而作,表达诗人对朋友遭贬谪的同情、关切和悲愤。
D.两首诗的首句都写景兼点明时令,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
2024-01-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多少文人雅士面对一“愁”字,畅所欲言,肆意挥毫,写出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好诗词。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许浑的《咸阳城东楼》首联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你根据诗歌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2)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中“愁”是全词的线索,请你分别指出上片所言“为赋新词强说愁”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分别指什么?
2023-12-2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边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牧童

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一二句的画面。
(2)后两句诗刻画了牧童怎样的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3-12-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1.诗歌前两句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作答。
2.诗歌空缺处填入哪个词更符合诗人此时的心情,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临水       B.挑烛       C.舱中
2023-12-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

郑锡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馀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2.请简要分析“雁”这一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10 . 阅读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

【唐】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释:①杨花:柳絮。②斗:争夺。秾(nóng)华:繁盛艳丽的花朵。华,同“花”。典出《召南•何彼禯矣》:“何彼禳矣,唐棣之华。”占:具有。③濛(méng)濛:大雪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④长恨:常常怨恨,总是怨恨。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乙诗中提及百花讨厌自己被风吹落,一个“长”字,极写百花对风恨之久、恨之深。
C.甲、乙两诗中,诗人都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月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情感。
D.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后两句都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2)甲、乙两首诗都写了“杨花”,甲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乙诗托物言志,表明心迹。请分析乙诗中的“杨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11-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楚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