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清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①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②樽(zūn):酒杯。
1.诗的三、四句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的九个“一”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023-10-1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节选自刘开《问说》)


【注释】①致疑:提出疑问。②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践。③决:判断,解决。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年与/时驰
C.温故/而知新
D.非学/无以致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坐于前(像狗一样)
B.其奚决(怎么)
C.与日去(意志)
D.学而习之(按时)
(3)下面对文章内容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生的志向相关的。
B.【乙】文“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甲】文中的“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D.《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诫”是告诫的意思;《问说》的标题“说”是一种文体,也可以说明、议论,选文属议论。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5)诸葛亮写【甲】文的目的是什么?【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请说说这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2023-09-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减)


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去怀乡(     )     ②春和(     )     ③不退而无居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抓景物特点,描绘洞庭阴雨和洞庭春晴,是为了抒发“迁客骚人”或悲或喜之情。
B.【乙】文“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C.【甲】文文末作者感慨万分,哀叹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D.【乙】文塑造范仲淹形象既有直接的语言描写,也用了对比与衬托的手法。
4.【甲】文中范仲淹写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是指什么?他的一生又是怎样践行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
2023-04-2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下列有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月升岩石巅”中的“月”就铺设了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这是一首描写山寺夜景的诗作,诗歌语言华丽,意蕴深远。
C.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动词,“流来野寺前”中的“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飘忽无定的姿态。
D.尾联直抒胸臆,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
E.这首诗运用了多种手法,如“烟色如云白”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022-12-11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5 . 樵髯传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然,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选自《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有删减)


【注释】①靡不:无不。②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③哓哓(xiāo):争辩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B.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C.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D.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因性格疏放,无文饰,又多髯髭,而自号“樵髯”。
B.樵髯珍爱生命,医术高明,经常一边下棋一边给病人看病。
C.樵髯爱好广泛,艺术匠巧嬉游之事,没有不涉猎的。
D.樵髯尤其喜爱下棋,常常与邻居一起下棋。
2022-07-0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注】奚:怎么。)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强____________
(3)教学相____________     (4)非问无以广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3.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_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填空)
4.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1-1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养鸟有道

郑板桥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钜细忍何如也!


【注释】①扬翚振彩:扇动五彩翅膀。②囿:养动物的园子。③各适其天:各自顺着自己的天性自由地生活。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可爱者甚(              )          
(2)不蔓不(              )
(3)将       (              )          
(4)为大快(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鸟之有道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乙两文分别借赞莲和养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021-09-26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钢一中教育集团十二中校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8 . 古诗文阅读

秦良玉,忠州人,为人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场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春,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敢以余年事逆贼哉!”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有改动)


【注】①词翰:诗文。②陷:攻破。③殪:杀。④饩:赠送。⑤多:赞美。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中道:“饶:饱也。从食、尧声。”“饶””的本义为“富足、多”,引申义为“宽恕”。文中“为人饶胆智”的“饶”,根据语境可以理解为“宽恕”之意。
B.“老当益壮”这一成语中“益”解释为“更加”,据此可推知文中“请益兵守十三隘”中“益”字也解释为“更加”。
C.“及全蜀尽陷”中的“及”字和“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及”字用法和意思是一样的。
D.“其”有以下几种解释: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③副词,表推测,“大概”;④副词,表反问,“难道”。由此可推知“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中“其”字取“难道”之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B.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C.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D.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市羊酒赋四诗/旌其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
4.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上文陆游的《病起书怀》一诗和本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6-16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御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御治经为博士邪!当涉猪,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为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

1.对文中波浪线处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B.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C.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D.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是(     
A.则难者易矣/屠自后断其股,毙之(《狼》)
B.力不倦者/非无以广才(《诫子书》)
C.当涉猎/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D.人之学有难易乎/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易者亦难/日中不至,是无信B.为,则难者亦易矣/以我酌油知
C.自为大有所益/刀劈狼首D.天下事有难易/传不习
4.翻译句子。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5.结合两篇选文,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2021-04-19更新 | 3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中雅培粹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真题

10 .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得天全。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宇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020-07-25更新 | 73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