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网信部门明确指出,将重点整治借疫情、社会热点事件等挑动网民对立,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反对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     
①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②学习网络技术,攻击网暴者的电脑
③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20211012H,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徐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许某有期徒刑七个月;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口内在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有人不仅不知悔改,还敢公然违反法律,迎接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这也是一种警醒和警告。


(1)谈谈你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理解。
(2)徐某的案例警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022-07-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联谊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文件,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我们正确对待网络,应(     
①增强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
②明辨是非善恶,珍爱生命
③增强自护意识,坚决不碰网络游戏
④多参加其他有益活动,远离网络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2-07-08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4 . 晓东最近成了“宅男”,一到周末和假期就喜欢整天待在电脑面前,与动漫圈的朋友聊得火热,不再愿意出门和小伙伴一起玩。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应该提醒他(       
A.网络生活不沉迷,避免脱离现实生活B.网络交友不可靠,不要进行网络社交
C.网络信息不可信,谨慎对待网络资讯D.网络言行不随意,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2022-06-26更新 | 1617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人因沉迷网游而荒废学业乃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等新闻频见报端,广大家长可谓“苦孩子网瘾久已”。对家长们来说,孩子沉迷网游影响学习和家庭和谐稳定,也导致其兴趣爱好收窄,自制力下降,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成年人正是学知识长本身的关键时期,不能为游戏所惑,希望广大青少年能珍惜美好时光,踏实学习健康成长。要有抵御游戏的意志力,多拓宽兴趣爱好,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共活动,多读一本好书,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6 . (如图)对于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我们青少年应(     

①增强法律意识,不轻易泄露上网隐私
②规范制定法律,为文明上网保驾护航
③提高防范意识,明辨是非,理智上网
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地打击网络诈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5-18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01226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获表次通过。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1017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明确规定,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应当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面对校困欺凌,未成年自身也不能给不法分子留下"这个人好欺负"的印象, 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拨打110报警。

初中生陈某原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沉迷网络游戏,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便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与同学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去偷取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为了去网吧玩游戏,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拟题:运用所学观点,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至少个角度)
2022-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2021年1月15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归中小学生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而提出中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如何使用手机是我的权利,其他人无权干涉
B.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手机
C.从此告别网络,不再使用手机
D.只要不在课堂上用,悄悄带进学校没问题
2022-03-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聚餐时边聊天边低头聊微信,睡觉前低头玩平板看视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针对“低头族”,你想对他们说(     
A.珍惜青春,接受各种信息B.保持好奇,追赶时代湖流
C.抵制诱惑,提高媒介素养D.意志坚定,远离一切信息
10 . 【走进情景学以致用】下面是小明生活中的几个情景。
情景一,小明看到班级学习群中。一些同学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甚至传阅一些虚假的、不良的负面信息。
(1)小明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小明在上学途中正遇到一伙人在闯红灯。
(2)小明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小明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发现有人在传播一些分裂国家的言论。
(3)小明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