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8 道试题
1 . “饭搭子”是一种新型社交关系,主打一个垂且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在年轻人中颇为火爆,由此延伸出来了很多“搭子”。未成年人小化通过网络推介碰到了“旅游搭子”。在与“旅游搭子”交谈过程由,小化透露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就读学标、联系方式等信息。后来,“旅游搭子”经常骚扰,影响了小化一家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整示我们(     
①增强法治意识,强化自我约束                    ②拓展交友空间,大胆与人交往
③珍惜真挚友情,做到推心置腹                    ④提高信息素养,加强自我保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2024-06-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天宏大联考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深度改变社会样态,深刻影响整个世界,也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升信息素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以下中学生的观点,正确的是(     
A.虚拟世界的不确定性大,应当杜绝网上交友
B.染上网瘾太可怕,中学时代应自觉远离网络
C.情绪需要宣泄,互联网可做最好的“出气筒”
D.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并为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2024-06-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小明所在学校,开展了相关普法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第二条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实行社会共治。
(1)阅读上述法律条文,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新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一大亮点是“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小明所在学校计划编制一份《网络素养养成指南》,请从网络安全有常识、网络发言要文明、网络沉迷能预防、网络事件理性看四个方面任选两个角度编制《网络素养养成指南》。
2024-06-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开始利用市面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产品,帮助自己写作文、写读后感,甚至已经有学生养成“有问题找AI”的习惯。这样的“偷懒”场景,着实让人担忧。这警示我们(     
①沉迷网络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②要有节制地使用网络,防止过度依赖
③开放的网络世界,要提升媒介素养④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初中学业水平调研暨中考模拟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2024年3月30日,某网民为博取眼球、提高流量,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不实信息,散布谣言,误导民众。对于上述谣言,你的正确态度是(     
A.专注于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B.拒绝上网,不理睬任何新闻事件
C.严厉谴责,依法打击网络违法D.要独立思考,学会辨析网络谣言
2024-05-3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79亿,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传播新渠道,也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九年级(6)班道德与法治研习社的同学以“如何传递网络正能量”为主题,对当下的网络信息传播开展了相关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

选内容一
正能量网络作品,描绘了平凡生活中的生机与活力。“村超”“村BA”火热的现场不仅点燃了人们对民间体育的热情,也带火了“村超经济”,成为民间体育的文化印记;“特种兵式旅游”中,偏爱“多巴胺穿搭”的大学生们让“淄博赶烤”成为夏天最火爆的话题;爱上东北澡堂、冰雪大世界的“南方小金豆”则与“东北老铁”碰撞出友谊的火花,让严寒的冬天充满欢笑与温暖……众多网络热词、热梗,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
节选内容二
网络视听行业,一些行业乱象、不良风气仍然存在。有的短视频平台内容低智低俗,消耗了用户大量时间、负向影响了用户心智;有的视见听节目粗制滥造、注水现象严重;有的靠搬运、抄袭维持内容更新,盗版侵权现象屡见不鲜……
(1)联系“网络生活新空间”的相关知识,运用辩证思维,结合调研报告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请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对节选内容二进行点评。
2024-05-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消费”持续扩大,但与之不匹配的是部分养老消费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直播间“坑老”现象层出不穷。老年人往往对“明星”“书画大师”“老中医”等“权威”主播的话深信不疑,继而掉进消费陷阱。为了应对直播间“坑老”现象(     
①老年人要拒绝在网络空间进行消费活动
②政府应加强治理“坑老”的立法工作
③网络平台要切实履行监督审核主体责任
④成年子女应帮助家中老人提高辨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中考第五次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2024年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编造“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警示(     
A.网络谣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C.散布虚假信息必受行政处罚D.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底线
2024-05-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4·河南安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23年,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最高法会同最高检、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网络无限,但自由有界,要依法有序地参与网络生活
③网络暴力影响恶劣,任何网络暴力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公权力一定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原名校联盟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下面的漫画,老师想要强调的是(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B.网络具有虚拟性
C.网络不是法外之地D.网络是把双刃剑
2024-05-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