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当前,手机对未成年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某校八年级某班围绕话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两种观点。下面是部分同学的看法,请阅读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点一   【利大于弊】

柳柳:放学回家,我可以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看看新闻、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

洋洋:网络上有许多学习资源,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递获取所需信息。

筠筠:我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校门口的“黑网吧”问题,还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观点二   【弊大于利】

洛菲:初中生分辨是非能力弱,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

秋天:同学们自控能力弱,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

凤羽:有女同学在网上聊天中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网友来学校找她。


(1)结合材料,请你思考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2)谈谈这些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2023-1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未来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要想避免下边漫画中被骗的现象,我们应(     
   
①拒绝利用网络进行交往,因为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③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④学会自我保护,遵守网络规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1-08更新 | 81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第二中学校等)八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3 . “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复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木马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病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C.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手机网络
2023-11-06更新 | 95次组卷 | 5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卷
4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某校九年级学生小强每天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总是喜欢用手机阅读时政新闻,或者查看上课时还没有完全弄懂的问题,即使在家休息,他也会用手机或电脑做一些辅助学习的事情,从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更没有在网络上传播谣言或者宣泄负面情绪。有时,他还会利用网络为班级建设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材料二   “低头族”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是指那些在走路、乘坐交通工具或吃饭时,几乎都在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人,以年轻人为主。随着“低头族”低龄化的出现,各类安全、健康隐患日益增多,专家呼吁“请抬起头来!”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小强的行为进行分析。
(3)青少年如何使用网络,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5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民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络直播。某校八年级以“网络”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探究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也请你参与进来。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网络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直播·正能量】

学生A:电商直播带货已成为新超势,新的消费场所、新的互动方式等,大大刺激了消费者,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学生B2023年两会期间多位省部级官员通过做客网络媒体等形式与网民互动交流,使网络成为代表委员与网民共同参政议政的互动平台。

学生C:我在家也可以跟着旅游博主的直播云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学生D:我坐在家里通过直播就把我的学习文具备齐了,还挺便宜的。妈妈在家通过直播就可以把我家的水果卖完了。


【直播·乱象】

乱象一;未经允许,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人群作为直播对象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乱象二:在网络直播中出现了吐槽、谩骂等不和谐声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乱象三:以中奖为幌子骗取他人钱财,怂恿、欺骗未成年人向网络主播指定的账户打钱。


(1)结合材料“直播·正能量”,运用所学知识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简单评价。
(2)结合材料“直播·乱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材料中的乱象?
6 . 下面是微信朋友圈的四则消息: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月入过万,操作简单,赶紧进群。
九一八事变92周年!不忘国耻,吾辈自强!
某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污染海水。快去抢购食盐,越多越好!
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开通后,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去市区卖菜,人们称这段线为背篓专线
你可以转发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实践探究题。

为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健康上网,绿色网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我调查】

为了解同学们使用网络的情况,同学们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请你参与本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过程。


(1)请预设两个调查问题。(提示:可围绕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进行)
(2)请你根据拟定的调查问题设计两个调查方式?

【我感悟】

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一些信息: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了一部智能手机。小明发现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广交朋友,还可以聊微信,刷抖音,玩游戏。小明感叹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3)结合教材,请你分析青少年上网的好处有哪些?

【我行动】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应主动扛起净化网络空间的大旗,合理利用网络。同学们准备向全校同学发出“健康上网,绿色网络”的倡议行动。


(4)请你列出倡议行动的内容要点。
8 . 新媒体对于青少年来说,是“绊子”还是“梯子”,是“深坑”还是“平台”?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通过互联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媒体形态,如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随着青少年使用新媒体人数的增多,关于新媒体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引发社会热议。

有些人认为新媒体对青少年来说,利大于弊。新媒体出现后,青少年可以轻松实现网上学习、社交娱乐等,由此也催生了很多新型行业和就业机会;无论青少年身处何地,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可以将信息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这个新媒体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青少年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有些人认为新媒体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新媒体信息具有实时性,会造成部分青少年无法充分消化和利用信息,出现信息过载的情况;信息多样性的特征,也可能让青少年失去专注和深度,变得浮躁和浅薄;新媒体的开放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违法行为。新媒体弊端不容忽视。


(1)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网络改变世界相关知识,分析其合理性。
(2)请以你选择的观点为出发点,结合材料,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相关知识,就青少年如何应对新媒体存在的弊端提出建议。
2023-10-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阶段性消化作业(一)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今天你“刷屏”了吗?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漫骂,这种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我们青少年应(     
A.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传播网络正能量B.依法惩戒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
C.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净化网络环境D.时刻提高警惕,拒绝使用网络

10 . 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长时间保持低头状,手指轻点触屏,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些人不知不觉间就成了“低头族”中的一员。网络在为“低头族”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骚扰、诈骗。


(1)你可以感受到网络存在着哪些消极影响?
(2)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做理性的网络参与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023-10-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