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娱乐的主要工具和途径。然而,互联网在飞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粗放式发展、散漫式发展、失衡式发展的苗头,内容变异、隐私泄露、数据漏洞、诚信危机等问题时有出现。这警示我们要(     
①自觉远离网络,对互联网说“不”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学会“信息节食”
③自觉抵制网上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根据漫画一、二请你分析中小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原因。
(2)结合漫画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学校禁止带手机后我们应该如何做。
2024-01-2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材料一   作为新兴的交易形态,网络交易因其快捷便利、形态多样等优势受到消费者青睐。但随之也滋生了售假欺诈、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乱象,一些线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如诈骗、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也逐渐转移到线上。

材料二   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部分不负责任的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当事人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暴力言论。这种言论甚至会延伸至线下,对当事人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甚至酿成不少悲剧。

材料三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面对网络乱象和网络暴力,法律一直在“出手”。必须认识到:信息时代,人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但并不代表可以在网络中无视法律。网暴者不管是躲进电脑、手机里,还是藏在昵称、头像后面“按键伤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让我们从每一次按键开始,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共同打造一个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4-01-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孤注一掷》是一部2023年8月8日上映的中国大陆反诈骗犯罪片,电影的故事主要聚焦于潘生和安娜,两人因各自的需求被卷入了一场阴谋重重的网络骗局。影片启示我们防范诈骗应当做到(     
①通过官方途径下载注册全民反诈APP,并了解其功能
②拒绝网络,以免上当受骗
③不使用任何手机支付功能
④不点不明链接或不明二维码,遇到可疑电话,要向他人求助、多方验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5 . 某校为了解同学们对手机的使用情况,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并得出下列结果:
内容沉迷游戏、短视频发展兴趣爱好查阅学习资料看新闻其他
比例52%18%15%10%5%
这一结果警示我们(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
③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④提高媒介素养,拒绝网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妈妈为上大一的小华邮寄了一部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并附家书一封。经同意,摘录他俩书信的部分内容,请大家来分析并发表见解。

【妈妈的信摘记】亲爱的儿子,生日快乐!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你肯定很兴奋,但接受这个礼物也必须要接受妈妈的“约法三章”: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发表侮辱别人的语言;不能长时间沉迷于手机,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下载健康的APP、浏览健康的网站,在公共场合浏览信息时手机调整静音或用耳机。


(1)妈妈的“约法三章”让儿子科学自由地使用手机,方便学习生活,请谈谈你的理解。

【小华的信摘记】亲爱的妈妈,谢谢您的礼物。您的书信内容我已认真阅读,我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结合“约法三章”,我承诺一定会这样做……放心,妈妈,您的儿子已经长大!


(2)假设你是小华,你会做出怎样的承诺?
7 . 互联网是一种大规模、无特定对象的大众传媒。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和行为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危害性极大。作为公民(     
①必须遵守使用网络的法律规定②不要在网上发表言论
③要尽可能减少上网时间④使用网络时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度江西省“最美教师”姜颖,从教26年,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学生们。从教以来,她带领团队录制、直播线上公益课数十节,受益学生上万人……这启示我们要(     
①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②感恩老师的物质支持
③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观察漫画,层层防范中小学生“坠落至底”的原因有(     

①防止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学习新知②防止被大量冗余信息干扰,耗费时间
③防止沉迷虚拟交往,而疏离现实交往④防止中小学生在网络上传播信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2022年11月,永丰县两女子凭空编造涉疫虚假信息,发布在抖音平台上,以吸引网民的关注。案发后县公安局依法对刘某、张某分别予以行政处罚。经过教育,两人对自己散布涉疫谣言违法行为均后悔不已。这让我们明白(     
①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散布谣言是犯罪行为②散布谣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广大网民应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④应该远离网络,就不会被谣言所扰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12-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