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超过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拥有自己的手机.课间休息、睡前、上学放学路上、做作业时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时间: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下列关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
A.要合理把握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从事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B.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应拒绝使用
C.在使用手机上网时,要虚心听取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D.增强自制力,避免上网成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石卷)政治)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大学生代表等共2000多名嘉宾参加了大会。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①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要     
②互联网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③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取代了其消极作用     
④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6-11-18更新 | 38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中考汇编 第2期 专题06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学会选择
3 . “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
②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③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④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
4 . 一项针对当代中学生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的调研表明,与10年前相对照,①中学生网络生活的花费在减少;②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中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角”;③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百分比降低;④体验刺激不再是玩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⑤网络游戏中与人相处更守规则、懂合作;⑥中学生网络游戏中文明缺失,暴力倾向依旧严重。
(1)请你判断:上述变化中哪些是积极变化?(只回答序号)
(2)该项调研还表明,在网络交友方面,中学生对网友依赖程度和依赖人数有升高的倾向。请你分析这种倾向的利弊。
(3)韩毅曾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退学,后来因为看到一个母亲在网吧给儿子当众下跪,幡然醒悟,不禁自己走出了网络游戏,而且还通过以身说法,劝诫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韩毅现在在刑侦大队工作,他说:“如果不是自己决意走出网络游戏的阴霾,就不会有今天。"
韩毅的经历和感悟对你认识和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交往中,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 ④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16-11-18更新 | 793次组卷 | 33卷引用:【万唯原创】2017试题研究练习册 领域二 法律教育主题五 权利和义务课时1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行动。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安部开展上述专项整治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 . 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深入到你我生活的各个角落,随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信、打游戏、看电影…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会受到其带来的影响,很多中小学生都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控”我们应该
A.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B.依法行使权利,规范自己言行
C.克服从众心理,杜绝手机上网D.丰富业余生活,培养高雅情趣
9 . 当下,电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无线电、电话等各类通讯手段不断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电信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不法分子也盯上了“电信”,企图趁虚而入实施诈骗。电信诈骗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
B.上当受骗都是因为免费的东西太诱惑人
C.生活中处处是陷阱,防不胜防
D.减少网络诈骗只需国家健全法规、加强监管
10 . 初中生学生小林因为小事和同学小李闹矛盾,非常生气,回家后打开电脑,在QQ班级空间上,对小李进行谩骂,一吐为快。(   
2016-11-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郯城县新村乡初级中学九年级一轮验收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