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701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道法老师喜欢在课前给学生播放时事新闻,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下列新闻体现了法律区别于道德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A.吴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B.孙某不顾身旁老人的需要抢占地铁上的爱心专座,受到其他乘客的批评
C.2024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D.在国家宪法日,各地行政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活动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信息一:这次旅行我们共分为6个小组,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学校将评选出美好集体予以表扬。美好集体是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大家共同成长。

(1)为了建设美好集体,需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美好集体?

信息二:各小组同学热情高涨,纷纷表示一定为建设美好集体贡献力量,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大家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小治表示:“我也要与集体建设共成长。”

(2)请说说你怎样才能做到与集体共成长?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杏坛中学2023-2024学七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七年级学生小治所在的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7月份去北京进行研学旅行,以下是小治在朋友圈发的有关这次研学旅行的几条信息,请你仔细阅读参与互动。

信息一:学校暑假组织研学旅行,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很是期待。我也想参加,可是妈妈却认为这祥的集体活动没什么意义,还耽误了学习的时间,我该用怎样的理由劝说妈妈同意我去呢?

(1)请你帮助小治从“集体生活成就我”的角度,劝说妈妈同意他参加研学旅行。

信息二:研学旅行如期而至,同学们之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音符:

第一次离开家人住集体宿舍,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们计划好晚上在宿舍一起玩个通宵。可是为了使同学们在游玩过程中精神饱满,宿舍规定晚上十点必须熄灯睡觉,我和同学们瞬间就不开心了。

班主任老师打算让我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担任纪律委员,协助老师管理纪律,但是我害怕因为帮助老师而影响我的研学旅行体验。

面对拓片项目,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结果有几个同学因谁先玩大打出手,导致用于拓片的工具损毁,耽误了全班同学的研学进程。

(2)请你从单音与和声的角度谈谈面对这些难题,我们该怎么办?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杏坛中学2023-2024学七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从2020年1月到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立案涉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524件。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材料(     
①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给予特殊保护
②表明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启示我们网络生活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遇到问题只有35%的人选择诉讼,其余选择上访,存在着“信访不信法、靠闹不靠法”的问题。有的人热衷于极端上访、闹访,非法群体性聚集,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上访并不禁止,但需要理性上访,否则得不偿失,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的“正能量”。这告诉我们(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集体的发展为个人的进步提供条件
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团结协作④集体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法律护航健康成长】

2023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旨在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全方位细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措施。

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披露,从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看,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升,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占比继续下降,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数量持续下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

(1)我国为什么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写出两部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特别规定的法律。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对待特殊保护,做到与法同行?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针对校园欺凌频发现象,教育部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暴力危害,学会如何预防、求救和自救等,增强法治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能力。这告诉我们(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环境
②面对不法侵害,勇敢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
③学会求救和自救,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④校园欺凌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严惩校园暴力犯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近年来,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备受关注。为破解这一难题,响应群众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耗时三年,历经三次审议最终出台,此次立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治体系,彰显了现代法治建设的追求。

【学法知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公民也应主动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1)请写出两种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方式。

【与法同行】

下面是《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的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之一。

项目内容
案情介绍吴某下载某电商购物App并使用个人手机号注册了账号。该电商购物平台经营者、某付费通公司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披露了吴某个人敏感信息,某银行亦因此非法获得了吴某的

敏感个人信息。吴某自觉权利受损,遂决定注销之前在该电商平台开通的“某钱包”,但无法注销。最终吴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一)取得个人的同意:
……
第十四条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该同意应当由个人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愿、明确作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裁判内容辖区互联网法院判决认为,某电商购物平台经营者、某付费通公司对吴某个人信息的处理行为缺乏合法性基础,法院认定二者的信息处理行为侵害了吴某的个人信息权益。故判令两被告向吴某进行书面道歉并赔偿相应合理维权支出。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2)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民生活有什么作用?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小小的烧烤,既是广大民营企业创造力与活力的生动展现,也是政府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这表明(     
①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体
②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③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15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