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位于粤东北的林寨四角楼是典型的客家围屋(见图)。建造过程中先用石块砌筑起墙基,接着用掺以小石子和糯米汁的生土夯筑而成,并在建筑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瞭望阁楼。完成下面小题。

1.该建筑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A.光照充足,草场广布B.降水丰沛,土质黏重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河流宽阔,流速缓慢
2.林寨四角楼最佳选址是(     
A.朝东陡坡B.朝西陡坡C.朝北缓坡D.朝南缓坡
3.客家围屋体现的地域文化主要是(     
A.重农轻商B.社会公平C.人地和谐D.御外凝内
昨日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吕根位于挪威西南部沿海城市卑尔根(挪威原首都)以西3公里的海边,依山傍海,是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汉萨同盟时期各国的重要码头,挪威北方来的渔船把鱼干与毛皮通过布吕根转运到海外,南来的粮食也由此运到挪威北方。当时,布吕根码头旁边紧密相连的木屋,陡峭的人字形屋顶,构成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并保留至今。1979年布吕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左图示意布吕根位置,右图为布吕根码头景观。

(1)分析布吕根成为汉萨同盟时期重要码头的区位条件。
(2)分析布吕根特色建筑文化景观形成的自然背景。
(3)说明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布吕根码头古木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地理试题

3 . 福建山区某古村落,山环水绕,形成藏风聚气玉带环腰的良好格局(下左图)。该地房屋高矮均衡,错落有致,择高而盖,一般为两层干栏式木制建筑(下右图),一面依山,一面悬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村落依山而建、择高而盖分布的最主要目的是(     
A.美观好看B.节约耕地
C.利用阳光D.就地取材
2.古建筑采用传统干栏式风格的气候原因是(     
A.冬冷夏热B.光照不足C.气候潮湿D.温差较大
3.当地“山—屋—塘—田”的布局优点包括(     
①阻挡冬季寒风②便于生产生活③降低暴雨频率④防盗防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印度东北部的偏远山区,卡西族部落创造了活树根桥(下图)(建桥的原材料是有高弹性的气生根的印度榕树或橡胶树,通过引导树根沿着竹子脚手架生长,经过1530年连接成桥。与现代建筑材料不同,活树根桥结构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有韧性,遭受风暴和洪水的泛滥,桥体岿然不动。现存最久的活树根桥已有50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完美利用大自然的典范。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简述当地建活树根桥并使用至今的原因。
2024-05-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有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的聚居区,它们是各自独立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三大汉民系聚落景观差异鲜明。图Ⅰ、图Ⅱ、图Ⅲ分别为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聚落土地利用格局示意图。

(1)比较广东省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农业生产结构的相似与不同。
(2)潮汕传统聚落具有近海而不临海的布局特点,说明该聚落布局的优点。
2024-05-25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6 . 下图是福建省地形及两种村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村落形态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植被
2.关于福建各区建筑及其彰显的特色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闽南民居——海洋文化B.莆仙民居——江城文化
C.客家民居——书院文化D.闽北民居——移垦文化
2024-05-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萨索斯岛历史悠久,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断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新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图1示意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图2示意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

(1)萨索斯岛古镇多分布于____;新镇多分布于____
(2)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有利于____;屋顶坡度____(填大或小),利于排水;依山而建,排列紧密的目的是____;建筑材料以石木为主说明____
2024-05-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暑假中学生虎见来宁德市旅行时,在一个偏僻小渔村中发现用“碗盖的房子,历经300年至今保存完好。盖房子实际上用的是碗胚,碗胚是窑厂做碗的工具,当地人用废弃的碗胚建造房屋。下图为瓷碗房和碗胚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与普通砖石房相比,推测虎见在瓷碗房里的感受可能是(     
A.光照充足B.安静凉爽C.炎热潮湿D.通风透气
2.瓷碗房景观体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人们(     
A.寻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B.善于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C.追求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D.内部聚合的社会组织形态
2024-05-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宁古五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石村位于浙江省磐安县,地处海拔530多米的火山台地上。该村古建筑大多采用黑色玄武岩(乌石)砌墙,农业是乌石村主要收入来源,村民到处毁林造田但收入微薄,导致人口大量外流。自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乌石村将470多间乌石老屋完整保留下来,由村干部带头发展农家乐。目前,乌石村共有农家乐约200家、床位约4000张,80%村民从事农家乐行业。乌石村走上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理念。下图示意乌石村某农家乐景观。

(1)说明乌石村古建筑大量采用乌石作为建材的原因。
(2)从地理角度分析乌石村践行“两山”理念对保护古建筑的作用。
(3)请结合下列关键词,拟定一个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推进乡村振兴举措的演讲提纲。
关键词:乌石村古建筑、“两山”理念、村民、农家乐、千万工程
2024-04-18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10 . “宗堡”和“白藏房”均是藏族传统建筑。宗堡往往修筑在耸立的孤山(指挺立于河谷平原上的孤立山丘)之上,常被人们称为“安全岛”,下图a为是现存保留最完整的一处宗堡——江孜宗堡。白藏房主要由黏土夯筑,为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其建筑时间一般选择在晚秋和早春。白藏房墙体较厚,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屋顶为平顶,下图b所示白藏房位于横断山脉中段的四川省乡城县河谷两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宗堡大多修筑在孤山之上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采光较好B.气温低,避暑胜地
C.地势陡,易守难攻D.地位高,皇权至上
2.下列关于白藏房的设计,描述合理的是(     
A.窗户较小,有利于抵御风沙B.墙体较厚,冬暖夏凉
C.屋顶为平顶,有利于收集雨水D.房屋上窄下宽,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
3.藏族同胞选择晚秋和早春建筑白藏房主要是因为(     
A.该季节晴天少,较为凉爽,适宜劳作
B.该季节空气较干燥,利于墙体晾晒和固化
C.该季节降水较多,房屋易压紧固结
D.该季节气温高,易于取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