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现代人创造的结果
B.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生存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C.地域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是城市居民饮食
D.地域文化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 . 剑川古城位于云南大理州,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滇藏线的节点城市,自唐宋时期起即为屯兵要塞,古城街道非传统的“十字街”,而是路口错开的“丁字街”。古城建筑以木雕著称,既有西南地区的粗犷、豪放,也有江南地区的细腻、精巧。下图为剑川古城街道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剑川古城街道布局为“丁字街”的主要目的是(     
A.利于排水B.避免拥堵C.军事防御D.设计美观
2.剑川古城建筑木雕风格多样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资源丰富B.能工巧匠众多C.建城历史悠久D.跨区交流融合
2024-04-12更新 | 487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高考通用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海坛岛是我国第五大岛,地形复杂。早期聚落位于北部滨海平原,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随着人口增加,聚落向台地和平原扩展,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海岛聚落文化。如今,岛屿上居民大批离乡发展,传统民居功能逐渐被抽离,保护聚落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图为海坛岛聚落选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滨海聚落以码头为核心展开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A.取水便利B.方便出海C.观赏海景D.抵御防卫
2.居民将聚落扩展到台地和平原处,是为了(     
A.寻找优美环境B.开发矿产资源C.寻求便利交通D.从事农业耕作
3.保护海坛岛传统聚落文化遗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完善基础设施B.修缮传统民居C.提升产业效益D.增加建筑功能
2024-03-08更新 | 923次组卷 | 12卷引用:地理(甘肃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较早,具有一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传统村落是非遗的空间载体,非遗是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核。长江经济带空间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区域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诸多传统村落和国家级非遗项目,但两者空间分布存在错位现象。图6a和图6b分别示意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和非遗分布情况。



(1)对比传统村落与非遗核密度分布图,指出两者空间分布的差异。
(2)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对非遗、传统村落的影响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传统村落和非遗空间错位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甘肃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坑院(下沉式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窑洞的顶部与入口稍高,窑洞内设有十几米深的渗井。窑脸上开大窗,窑脸上部开设高侧小窗。下图为下沉式窑洞景观图。地坑院凭借优越的功能从各地窑洞文化中脱颖而出。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尤其是90年代中期,许多村子大量填埋地坑院,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窑洞顶部、入口及渗井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A.降水B.地形C.蒸发D.植被
2.窑脸上部开设高侧小窗的主要目的(     
A.全年采光B.冬季保温C.夏季通风D.保证美观
3.90年代中期,地坑院被大量填埋的主要原因(     
A.窑洞功能下降B.窑洞建设成本提高
C.政策要求D.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2024-02-23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也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下图为”乌石妈祖”剪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剪纸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图示剪纸与当地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A.温带大陆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下列省份的剪纸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是(     
A.广西B.云南C.河北D.宁夏
2024-01-26更新 | 249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传统民居关注重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美学,另一方面则是环境适应性设计技术。下图(右)是东南亚甲(左图)地区的传统民居。民居大多形状狭长,建筑之间形成开敞、分散的布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甲地民居朝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流向B.光照C.个人喜好D.主导风向
2.当地民居建筑除图示布局外,还有“平面较为简洁,内部每层房间一般不做高低错落、前后错搭”等特征,主要是利于(     
A.形态美观B.采光良好C.空气流通D.降低成本
3.当地人们喜欢在院落里面栽种较多高大茂密的树种,主要目的是(     
A.美化B.降温C.避雨D.用材

8 . 印度尼西亚东部弗洛雷斯岛上的韦雷博村是一个偏僻村落,位于海拔1200m的高原上,只能步行前往,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巴鲁扬屋是当地传统房屋,形状类似锥形,由5层楼组成,具有储存种子、居住和日常生活、供奉祭品、储存食物和物品、保存粮食等功能,屋顶由棕榈叶和棕榈纤维制成。下图示意韦雷博村及巴鲁扬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     
①林木繁多,空气好 ②地势高,水灾较少 ③地形平坦,空间大 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巴鲁扬屋最下层可以用于(     
A.全年居住B.供奉祭品C.旱季储粮D.保存种子

9 .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徽派民居是徽州文化的典型代表,马头翘角,黑瓦白墙,天井,下图为徽派建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徽州文化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移民文化B.宗族文化C.自然环境D.人口分布
2.徽派建筑设置天井的主要原因是(     
A.拓展空间B.通风采光C.快速排水D.休闲场所

10 .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路的道路景观在建筑、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下列左图示意沈阳故宫平面,右图示意沈阳路公共设施标志意象设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沈阳路公共设施标志意象设计形成的主要地域文化要素是(     
A.书画B.饮食C.建筑D.瓷器
2.推测沈阳市道路景观绿化优化设计中选取的主要树种可能是(     
A.油松B.椰树C.胡杨D.樟树
2023-07-04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