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人祖先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地区。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圆形或方形的客家土楼,楼高五六层,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如图)。客家土楼多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土楼已经人去楼空,逐渐破损废弃。

(1)说出图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组成。
(2)分析客家土楼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的原因。
(3)如今该地区许多土楼破损废弃,推测其可能原因。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

2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出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一种人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模式。下图为哈尼梯田景观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中村庄位于山腰,主要是因为(     
A.靠近农田、便于生产B.便于获取清洁、优质的生活用水
C.地势平坦、环境优美D.利于维护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2.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是(     
A.降水充沛,季节差异小B.地形崎岖,山地为主
C.酸性红壤,肥力较低D.河网密布,水源丰富
3.与该景观体现的价值观或审美情趣相符合的是(     
A.含而不露、小巧玲珑,建筑和水面相得益彰
B.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结构明朗、气势恢宏
C.人地和谐、共同发展
D.改造自然、人定胜天
2024-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麻扎村地处新疆天山山脉东部,四面环山。村中保存了大量黄黏土建造的传统民居,被称为“中国第一土庄”。当地民居具有“墙体厚、窗口小”的特点,且一般为两层,房屋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山挖地而成的窑洞。居民在不同季节居住在不同的楼层中,呈现出“半转移式生活方式”。下图为麻扎村建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扎村以黄黏土作为主要建筑原料,取决于(     
①土壤特性       ②生活习俗       ③气温特征       ④降水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麻扎村建造的生土古建筑“墙体厚、窗口小”,主要是为了(     
A.抵御洪水B.预防火灾C.冬季保暖D.通风散热
3.当地居民不同季节所居住的楼层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夏季一层,更加凉爽B.夏季二层,通风凉快
C.冬季一层,光照充足D.冬季二层,风速较小

4 . 电影《追风筝的人》拍摄地位于新疆喀什的高台民居,这是喀什老城东北端吐曼河边黄土高崖上的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维吾尔族传统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下图左图为高台民居景观图,右图为正在修复的民居,其墙体厚度达到了1米左右。完成下面小题。

1.高台民居建在黄土高崖上的主要原因是(     
A.防御洪水B.抵御外敌C.获得光照D.取材方便
2.高台民居的房屋墙体厚度达到1米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风沙B.保温隔热C.通风防潮D.防止台风
3.随着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年久失修的高台民居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A.维持建筑现状,保留真实样貌B.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组织参观
C.进行全面拆除,依据特色重建D.做好记录备案,适当修复维护
2024-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颗印亦称一口印,是中国民间的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图为我国某地的一颗印建筑,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正房多做客堂,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低层为厨房和猪、牛牲畜栏。整体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滇B.浙C.辽D.新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冬季严寒,降雪量大B.山河相间,时有风沙天气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地形平坦开阔,河网稠密
3.该地景观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征为(     
A.少数民族农耕文化B.江南水乡文化
C.东北黑土地文化D.少数民族游牧文化
2024-04-20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广西贵州省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盐城市位于我国江苏省北部,据文献记载,西汉时此地皆为煮盐场(煮盐,一边烧火一边添海水,最终剩下盐),到处是盐河而得名盐渎县,后又以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县,盐城之名使用至今。完成下面小题。

1.与“盐城”之名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为(     
A.气候B.植被C.地貌D.自然资源
2.“煮海为盐”主要是利用水循环过程中的(     
A.地表径流B.蒸发C.降水D.水汽输送

7 . 福建客家土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石、木、竹等,主要原因是(     
A.保证建筑的坚固B.保证建筑抗震性能C.保证房屋的通风D.就地取材经济实惠
2.厚实的墙体及其上部密集的瞭望窗口使得土楼具有突出的(     
A.经济性B.观赏性C.防御性D.防洪性
2024-03-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福建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状建筑,形态独特,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左图为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图,右图为地形剖面示意图。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福建土楼选址的合理性。
(2)试分析土楼中多分布有井的原因。
(3)与坡耕地相比,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梯田水土流失较轻的原因。
2024-03-27更新 | 42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9 . “四川一绝的潮扇,源于广东潮州的团扇,完全纯手工制作,选用慈竹为原料,以竖竹丝、横丝线编成扇框架,侧面成为凹面椭圆扇形。用原蜀产丝绢与夹江宣纸裱背衬而成,扇边为黑色缎嵌花。完成下面小题。

1.潮扇精美,曾经以国礼形式赠送给外国领导人,主要是其(     
A.具有民俗文化象征B.深受外国友人喜爱
C.丝绢制作价格较高D.制作工艺复杂费时
2.四川潮扇源于广东潮州团扇,其渊源主要是(     
A.两地气候适合竹子生长B.两地扇子文化相同
C.两地外贸经商条件相同D.两地扇子需求量大
3.2007年3月,“德阳潮扇传统工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授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潮扇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竞争力强②地方特色浓郁适合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③潮扇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成本高④潮扇制作技艺传承面临后继无人压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试题 -高中地理

10 . 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南部的山区,多为厚土胚墙的平屋顶建筑,屋面户户相连,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形成“楼上楼”景观。下图是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掌房最突出的优点是(     
A.坚固抗震B.保暖隔热C.通风散热D.防水防潮
2.土掌房屋顶兼具的主要功能是(     
A.抵御外敌B.观景瞭望C.集雨蓄水D.晾晒作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