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在我国横断山脉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河谷两岸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的方形碉房,被称为“白藏房”。白藏房属于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以木柱为支撑,墙体则是用附近山坡上的白垩土粉碎后加水搅拌成黏土,夯筑后干燥而成。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墙体。从传统构造来讲,一般最底层为牲畜棚,以上为卧室和经堂。图示为川藏地区乡城县的白藏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藏地区乡城县的白藏房乡村聚落形态特点为(     
A.条带状B.团块式C.分散型D.半聚集型
2.民居建筑特色与当地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顶——降水少,利于晾晒粮食B.白色——光照充足,利于反光
C.梯形——平地不足,利于节约空间D.底层为牲畜棚——热量不足,利于牲畜御寒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旧时民间雕塑处于兴旺时期,开始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在建筑物上。清代,潮汕各地盖祠堂和建“四马拖车”等豪宅民居风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室外墙体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A.耐室外湿热环境性能强B.嵌瓷造型更为美观
C.潮汕地区昼夜温差更大D.碎瓷片利用成本低
2.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A.工艺技术人才流失B.居民审美观念传统
C.生产周期偏长D.生产成本提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下图为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和云南竹楼四处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传统民居体现的地域文化或精神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聚族而居,共御外敌B.②一宅高水低,顺应自然
C.③一耕读文化,人地和谐D.④一严格礼制,长幼有序
2.民居建筑风格受自然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纳塔尔位于南非东南部,东临印度洋。其穹形茅屋采用柔韧的藤条编出穹形支架,然后再用麦秆和柳枝编织成席子覆盖在上面,主要由女性编织。室内按照性别划分区域:女人在左边,男人在右边。各个茅屋按照等级制度做环形布局,首领的住宅在中心。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建造特点体现(     
A.就地取材,说明气候干旱炎热
B.穹形支架,减少台风灾害影响
C.男右女左,原始劳动力的需求
D.席子覆盖,有利于隔热、排水
2.茅屋聚落首领的住宅位于中心,体现了(     
A.男尊女卑B.长幼有序C.上下尊卑D.皇权至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有“八山—水—分田”之称,其民居建筑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典型特征,民居普遍楼层较高且楼间距较近。完成下面小题。

1.徽派建筑群落中,民居普遍楼间距较近的原因(     
A.山地面积广,建筑用地少B.获得充足的光照条件
C.人口数量少,通行需求少D.狭管效应,利于通风
2.关于该民居的马头墙作用描述,合理的是(     
A.当地多雨潮湿,利于排水B.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利于防盗

6 . 皖南徽州村落择址的基本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依山建屋、傍水结村是徽州村落的突出特征。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不属于徽州村落择址“傍水结村”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生活用水B.满足农业用水
C.较好规避水患D.水运交通便利
2.徽墨能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徽墨(     
A.历史文化厚重B.制墨原料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D.销售市场广阔
2024-05-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共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面两图分别为川西林盘景观图及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川西林盘中河流和灌渠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B.为林盘内居民提供质量较高的生产生活用水
C.有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D.可调节局部小气候
2.为促进传统林盘可持续发展,较为合理的说法是(     
A.结合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的文化背景,发展创意文化业
B.将林盘拆迁合并,发展特色旅游业
C.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D.利用集中连片的耕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六,但人口十分稀少。图1为澳大利亚人口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及中西部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为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地下住宅示意图。

(1)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_____(填地形类型)地区;中西部人口稀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2)澳大利亚库伯佩迪地下住宅类似我国黄土高原的______,具有______的特征,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库伯佩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资源缺乏。试指出该地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_______
2024-05-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苏嘉甬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通甬高铁”)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四城,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2023年3月,该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正式开工,杭州湾南北岸滩涂面积广,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发现当地传统民居多临河而建,且多坡顶。下左图为杭州湾周边示意图,右图为长三角传统民居景观图。

材料二:湾区经济是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杭州湾核心城市杭州拥有众多世界级数字经济公司,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将建设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1)影响通甬高铁走向的主导因素是____,杭州湾跨海段铁路修建需要克服海底____条件复杂,海水____性强,海面____大等不利自然条件。
(2)长三角地区传统民居以坡顶、临水为特色,反映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____环境密切相关。该地年降水量大,坡顶利于____;临水而建便于____,且交通便利。
(3)说出众多数字经济公司在杭州集聚的意义。
(4)简述通甬高铁建成通车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4-05-0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气候、风俗、信仰各异,民居样式千差万别。《中国民居》邮票是了解我国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下图示意四幅《中国民居》邮票票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以上民居所在地的诗句是(     
A.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乙——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
C.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D.丁——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2.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四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气候温和湿润B.乙——夏季炎热干燥
C.丙——终年高温多雨D.丁——气候较为湿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