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8 道试题

1 . 下图为自然形成的“柱状”地貌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其他柱状地貌成因不同的是(     
A.石柱B.海蚀柱C.石林D.风蚀柱
2.关于图中“柱状”地貌的发展趋势,推断正确的是(     
A.石柱→孤峰B.海蚀柱→海蚀崖
C.石林→残丘D.风蚀柱→沙丘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甲图)是我国第一大河,从源头到入海,全长超6300千米,流域内地貌类型多样,景观独特。金沙江下游流出横断山区后,长江形成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形成“长江第一湾”(乙图),江中有沙洲——“金沙滩”,枯水期常与江岸相连。长江中游平原上河道蜿蜒曲折,发育河曲地貌,该处河道河床淤高,受河道变迁作用形成多处牛轭湖(丙图)。长江河口处形成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丁图)。


(1)指出在枯水期,乙图所示金沙滩将与____(填字母)河岸相连,并说明理由。____
(2)推测图中牛轭湖未来的变化趋势。
(3)分析崇明岛的形成原因。
2024-02-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教研联盟2023-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2)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2024-01-26更新 | 33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通过计算阶地拔河高度(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与各级阶地年代数据的比值可以用未测定河流下切速率。下左图示意我国川西地区某河段南岸4级阶地的拔河高度与阶地年代数据,右图为该阶地横剖面图。经测定,T4阶地的河流下切速率与构造抬升速率耦合关系最明显,而T1T2T3阶地形成的主导因素则为气候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近62ka(千年)以来,该河段河流下切速度的变化趋势为(     
A.逐渐增快B.逐渐减慢C.先增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增快
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推断合理的为(     
①T1阶地形成时期,气候一般较为干冷
②T2阶地形成时期,气候一般由冰期向间冰期转换
③两岸阶地数量的不对称与构造运动强度差异有关
④农业社会时期,聚落和农业主要分布在T0和T1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2-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5 . 从2002年起,每年的汛期通过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进行调水调沙,使黄河尾闾河道(位于利津到入海口之间,长约104km)的水沙受人工调控,显著影响了该河段的冲淤变化,引起了黄河尾闾河道地貌的显著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6年黄河尾闾河道年冲淤量及累积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尾闾河道河床下降最明显的时段是(     
A.2001~003年B.2004~2005年
C.2013~2014年D.2014~2016年
2.2002~2016年,黄河尾闾河道河床的变化趋势是(     
A.先淤积、后侵蚀B.持续侵蚀C.先侵蚀、后淤积D.持续淤积
2024-01-0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2024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河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为嘉陵江的支流,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出现“V型谷”、“U型谷”、瀑布地貌,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是类似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高38m,丰水期水落高度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图。



(1)分析该河上游河段形成U型河谷,而下游河段形成V型河谷的原因。
(2)指出瀑布下切作用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推测未来瀑布的位置变化,并分析其落差变化。
2024-01-2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练习地理试题01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泓(指河床最深的部位)摆动是冲积河流横向摆动的关键,指示河床稳定性状况,是研究河岸侵蚀与淤积、河道冲淤以及河型演变的重要基础。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位于黄河上游,穿行于乌兰布和沙漠与鄂尔多斯台地之间,从海勃湾水库至三盛公水利枢纽,松散的沙丘河岸形成了特殊河道边界,河道横向摆动强烈,形成典型的辫状河道。该河段盛行西北风,风沙活动强烈,左岸乌兰布和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高度7~20m。该河段发育为冲积性沙质河床(河床物质以粗泥沙为主,与河流携带泥沙明显不同),河道宽浅,平均宽约2.5km,河流比降(指任意两端点间的高程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约0.15‰1966~2019年深泓横向摆动速度呈波动下降趋势。


(1)分析该河段横向摆动强烈的主要原因。
(2)推测河床主要组成物质进入河流的主要方式。
2024-01-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泰山西北部喀纳新流域分布于中高山地带,两侧山峰多在3000m以上,河谷海拔1000m以上。河谷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冰川进退,形成了典型的“U”形谷,河谷两侧山坡呈台阶状分布。河谷两侧景观有明显差异,与局地气候因素导致谷坡两侧接受太阳辐射不均有关。喀纳新河谷在骆颈湾处呈现“S”形。下面左图示意喀纳斯河谷多级“U”形谷平面图,右图为喀纳斯河谷骆驼湾段地形剖面图,EO、El、E2、E3为不同时期冰川作用开多成的台地。



(1)推断古冰川规模变化趋势,指出衡量冰川规模的指标。
(2)判断EO、El、E2、E3台地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3)从气候、河谷形态等角度分析,喀纳斯河谷骆颈湾段两岸谷坡冰川地貌不对称的原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嘉陵江的某支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自汇水口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瀑布等地貌,其中“V型谷”河段河床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型谷”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盖顶于泥岩(岩性较软)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瀑布高38m,丰水期的水落差可达30m以上,下方形成巨大的岩腔和深度超过3m的水潭,水潭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崩塌巨石。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汇水口处向上依次形成V型谷、U型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量植被B.岩性流速C.流量地形D.岩性流量
2.该瀑布水潭和岩腔变化最快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在现有变化趋势下,未来瀑布的位置和落差变化是(     
A.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小B.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小
C.位置向上游移动,落差变大D.位置向下游移动,落差变大
2023-06-28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一)地理试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约为2015km2,湖面海拔约为4718m。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约为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1011月湖泊东侧区域降水较多。下图示意纳木错和仁错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2023-10-17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双测卷 高中地理 选择性必修1 RJ 第三部分 模块检测卷 测试二 学业水平等级性测试卷(期末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