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侵蚀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8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河谷横面示意图”,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降→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地売下降→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地売上升→流水侵蚀D.流水侵蚀→地売上升→流水沉积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B.水流速度呈变快趋势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D.地売持续上升

2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该阶地是原为洪水位下的河床或河漫滩,后经地壳运动演变形成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①流水侵蚀               
②流水沉积             
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
A.①③②B.①④②C.②③①D.②④①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A.东南岸以侵蚀为主B.河流侵蚀状态以侧蚀为主
C.地壳上升落差减小D.水流速度呈变慢趋势
2020-04-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胶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左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右图为“沙江”景观。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2)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3)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2019-01-09更新 | 123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880~1945年,甲岛屿演化的原因是(     )
A.河流携带泥沙减少B.年平均径流量增加
C.风浪和潮水的侵蚀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017-11-0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3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5 . 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2015年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库蓄水B.河段蒸发加剧
C.河流下切侵蚀D.流域降水减少
2.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期沉积物颗粒数量变化及原因是(     
A.增多;水量减少,沉积作用增强B.增多;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
C.减少;水量增加,侵蚀作用增强D.减少;河床变深,与下游高差减小
3.该河段枯水期常出现新增浅滩碍航现象,为维持枯水期河流航道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丰水期放水冲淤,扩展航道宽度B.加固河漫滩边坡,稳定航道宽度
C.流域内植树造林,减少泥沙淤积D.跨流域调水入江,增加河流流量
2024-03-18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6 . 在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的状态下,流域降水量越大,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越明显。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化图,甲、乙、丙、丁为三角洲形成的四个阶段,其间,河流长度和流域稳定,整个流域和海洋未经大的地质变动,丁阶段该河流流域的降水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个阶段,三角洲面积增加速度最快时段出现在(     
A.甲阶段B.乙阶段C.丙阶段D.丁阶段
2.流域降水增多时,三角洲面积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中下游搬运能力增强②河口泥沙堆积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侵蚀作用减弱④河流中游堆积作用增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丁阶段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说明(     
A.流域径流量减少B.人类活动干扰三角洲岸线
C.海浪侵蚀作用变强D.河流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2024-03-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受河流径流与涨潮流共同影响,长江入海通道北支入海口(图a)存在水沙交换现象。图b示意20072016年北支不同河段各个港口的水深变化。总体来看,北支的冲淤演变趋势以淤积为主,部分地区表现为冲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北支下段北岸,南岸泥沙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南岸(     
A.海岸地形坡度较大B.河流的流速较快
C.受涨潮流侵蚀较弱D.地壳抬升更明显
2.与2007年相比,2016年北支入海通道出现的变化是(     
A.河床总体深度保持稳定B.上段河床泥沙持续淤积
C.中段更易发生海水倒灌D.下段河床泥沙流失加剧
2024-03-05更新 | 83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的关洲(下图),顺水流方向,可划分为洲头、洲中、洲尾三个部分,是典型的卵石夹沙质江心洲,堆积物平均粒径从洲头向洲尾总体逐渐减小。2003年前,荆江河段大致冲淤平衡,关洲面积较为稳定。2003-2015年间,因上游大型大坝蓄水运行,荆江河段冲大于淤;以及关洲河道左汊中后部河床人为无序采砂,共同导致了关洲的萎缩。2015年后,得益于政府部门实施的相关整治措施,关洲的萎缩趋势得以减缓,对于维护关洲的稳定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从堆积作用分选性的角度,说明关洲堆积物平均粒径从洲头向洲尾总体逐渐减小的原因。
(2)简述上游大坝蓄水运行如何导致荆江河段冲大于淤。
(3)指出关洲2003-2015年间萎缩的方向,并解释其原因。
2024-01-2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A中的乙处表示的河流地貌是____,由甲→③→乙,沉积物颗粒的粗细变化趋势是____,①、②两地中最有可能形成牛轭湖的是____
(2)图B中的沙山所在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图示区域的主导风向是____风,推测图中最可能被沙山掩埋的是____(填“湖”或“泉”)。
(3)图C所示①②③④是____地貌的演化过程,这种地貌的地表景观主要是受____作用影响而形成,图中石笋的发育方向是向____(填“上”或“下”)。
2024-0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江心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白沙润(如下图所示)为长江武汉河段的一个江心洲,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低含沙量水流使测头近年来持续冲刷蚀退,洲体面积持续减小,但其洲尾形态未发生太大变化,未出现向下游发展延伸的趋势,研究发现,1989~2020年,白沙洲枯水期出露面积萎缩近43.83%,但在2015~2020年,其面积由0.62km2增长到0.72km2,有回升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2015~2020年,白沙洲面积回升,最可能是因为(     
A.河流总流量骤减B.河床下切加剧C.水流含沙量增加D.水流速度变慢
2.白沙洲中部岸滩发生明显窝崩现象(土体成块状向岸崩进形成崩窝),与其关联性最大的是(     
A.桥墩的阻流、分流作用B.位于河流弯道,侵蚀作用强烈
C.沉积物破碎,易被冲刷D.人类活动频繁,环境破坏严重
3.白沙洲洲尾形态未发生太大变化,未出现向下游发展延伸的趋势,推测其最可能是因为洲尾(     
A.其形态易于沙石滞留B.人工围填强度大
C.几乎不受流水的侵蚀D.植被固沙作用强
2023-12-29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