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甘岭,朝鲜的一座小村庄,因一场战役举世闻名。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我军将士白天休整隐蔽,夜间多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上甘岭一战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顽强意志和必胜决心。下图为朝鲜半岛地形及上甘岭位置图。    

(1)试说明图中甲河有别于乙河的特点。
(2)后勤支援是赢得战争的有力保障。简述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中在后勤保障方面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3)如果你是一名战斗指挥员,在战斗中可以利用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组织作战?
2 .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可知,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河流水位降低
③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3-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黑龙江省“三区一县”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 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 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3)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北防护林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其建设以生态作用为主,兼具经济作用。根据林地部闭度及相关特征,将陕北防护林划分为不同林地类型,下表示意2018年陕北防护林不同林地类型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示意图(单位:万元)。

林地类型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价值
有林地(郁闭度>30%)452.09535.88652.82546.872187.66
灌木林(郁闭度>40%)1494.042552.351914.091599.067559.54
疏林地(郁闭度10%~30%)416.70984.20515.20431.372347.47
其他林地138.10489.36158.25166.29952.00

注:有林地为人工林和天然林,一般植株较高大;灌木林多为矮林和灌木,防风固沙作用显著;其他林地为未成林的人造林地,生态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1)判断表中经济作用较大的两类林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推测陕北防护林中灌木林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的原因。
(3)说明建设陕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
2024-05-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浙江某研学团队在武汉研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公园及道路的树木旁边放置着一个水桶,据工作人员介绍,桶的底部开有小孔,桶内存在一定量的水,仅在部分季节放置,形成一树一桶的景观,下图为公园树木“抱”桶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出现图中场景的是哪个季节(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推测桶中水的来源有(     
①大气降水②人工补水③树木蒸腾④地下水上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05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雨、雪等在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空气中人为或自然排放的酸性、碱性物质,会导致区域降水酸化或碱化,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内蒙古地处中纬度内陆,煤炭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钢铁、火电等行业对煤炭消耗量大,但大部分地区土壤酸碱度呈碱性。下图示意内蒙古2007~2021年降水pH均值及酸雨、碱雨频率均值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

(1)比较内蒙古酸雨、碱雨总体年均发生频率高低,并推测主要原因。
(2)指出内蒙古酸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024-04-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友谊县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

7 . 居延海是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内陆湖。研究人员在居延海中部干涸的湖底开挖探槽,获得1.58米的柱状湖泊沉积岩芯,以此分析2600年以来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指示湖泊的咸淡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增高反映湖泊沉积物中的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成分相对增加,湖泊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来自入湖河流和风力搬运。下图示意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154~142cm处的碳酸盐含量信息推测,当时(     
A.湖水盐度较高B.湖心沉积物较细
C.湖泊面积较小D.流域气候较干燥
2.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98~74cm处的信息推测,当时与湖水性质变化关联性最大的人类活动,是该流域的(     
A.引水灌溉B.屯垦戍边C.植树造林D.逐水草居
3.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6~0cm处的信息推测,该流域最近历史时期气候趋于(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4-03-02更新 | 560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三)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约3500m,为青藏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时期,受冰川消融和高原湿润气候影响,形成了若尔盖古湖泊。在末次冰期,沿断裂带发育的古黄河沟通了古湖泊,古湖泊消亡,形成若尔盖沼泽湿地。目前,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黄河30%的水源来自于它。下面左图为若尔盖盆地核心区域及其水系分布图,右图为湿地中甲点的地层剖面物质组成示意图。



(1)描述地质时期以来,甲处地层剖面物质颗粒大小的变化,并由此推测该地气候的主要变化。
(2)分析在末次冰期时,若尔盖古湖泊演变为沼泽湿地的原因。
(3)分析若尔盖湿地与黄河沟通后,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024-01-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9 . 兰萨罗特岛(29°N,13.5°W附近)是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是其中距离北非摩洛哥最近的岛屿。岛屿内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但经常受海雾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种植方式——鱼鳞坑。左图为鱼鳞坑景观图片,右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及兰萨罗特岛附近海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经常被海雾笼罩,是因为(     
A.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C.光照较强D.风力较弱
2.鱼鳞坑旁立起半圆形石头墙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阴影,减少水分蒸发②阻隔风沙,防止农田掩埋
③拦截径流,避免水土流失④加大温差,促使水汽凝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推测鱼鳞坑内的植株最可能是(     
A.葡萄B.水稻C.黄麻D.蔬菜
2024-03-2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 . 吉兰泰盐湖(如下左图)是我国大型内陆盐湖之一,湖岸边有大量的盐分析出。吉兰泰盐湖西南部外围分布着有大量堆积物形成的三道湖堤带(如下右图),指示该区域湖泊的演化和区域环境变化,研究发现黄河曾经和吉兰泰古湖相连。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任一古湖堤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A.湖水水位下降B.湖岸线稳定C.气候干燥D.径流量年际波动大
2.推测图乙所示演变阶段吉兰泰盐湖主要的变化特征(     
A.水位阶段下降B.面积阶段扩大C.盐度持续增加D.流域面积减小
3.湖泊变化与区域气候密切相关,根据三道湖堤带位置从Ⅰ—Ⅲ变化推测区域古气候的演变过程经历(     
A.三个湿润期,两个干旱期B.两个湿润期,两个干旱期
C.两个湿润期,三个干旱期D.一个湿润期,一个干旱期
2024-02-29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仿真模拟卷(四)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