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将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4℃。

材料二:图为可怕的全球变暖图。

(1)根据材料二,指出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分析形成原因。
(2)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请写出几个推行“低碳经济”可采取的措施。
2 . 【环境保护】

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峰值。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2005~2020年中国碳排总量和平均碳排强度变化。

结合我国“双碳目标”,评价我国2005年~2020年的碳排放。
2024-04-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如图)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完成下面小题。

1.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     
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
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
2.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碳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制约“碳价”统一的主要障碍是(     
A.公众节能减排意识淡薄B.“碳价”过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C.碳交易操作程序繁琐D.各地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差异大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冰岛在首都雷克雅未克近郊的地热发电站附近,兴建了全球目前规模最大的碳捕集工厂——奥卡。该工厂通过12台风扇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加热到100℃与水混合(1吨二氧化碳约需27吨水),被泵送入地下约1000米的玄武岩洞穴深处,在地下二氧化碳与玄武岩发生反应形成固体矿物质,永久储存在地下。据称,该工厂装置多数为手工制造,采用模块化施工(模块化施工是将建筑工程分解成许多独立的模块,通过模块间的连接和组合实现整个工程的建造,模块化构建的每个模块都是预制精度和质量控制,可以在加工厂中进行生产、测试和调试,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工期延误的风险),占地面积小,每年仅能捕捉4000吨二氧化碳,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

(1)说出冰岛建设奥卡碳捕集工厂的自然条件。
(2)分析奥卡碳捕集工厂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的原因。
(3)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4)简述该项目的运营对周边区域环境带来的生态效益。
2024-04-1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中指出:由于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到2020年有望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二氧化碳是导致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主要原因是其能够(     
A.吸收太阳短波辐射B.反射地面长波辐射
C.吸收地面长波辐射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气候变暖引起全球(     
A.农作物减产B.海平面上升C.洪涝加剧D.干旱减轻
3.中学生们对此问题可做出的贡献是(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B.规划和建设防波堤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尽可能乘坐公交车

6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下半年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全国多地出现用电供需紧张局面。20219月以来,山东、江苏、湖南、浙江、广东、云南、辽宁等10余个省份能耗双控下相继出现了限电现象。图1为我国20209-20218月发电量情况(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材料二据新华网报道,202012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图2),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3)。

材料三据新华网报道,2021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粮食危机、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粮食淀粉可持续供给、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电力生产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试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提出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主要措施。
(3)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二氧化碳,请从碳循环角度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有人说,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对于人类意义重大,中国应加大科技与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也有人说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目前只在实验室实现,其过程中需消耗较多能源,产业化利用前景渺茫,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024-02-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碳中和”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CO2“零排放”。新加坡(下图)人口约564万,电子产业、精密工程、生物医药等制造业发达,石油、天然气匮乏,却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在电力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发电占比95%、太阳能发电占比极低、无风能发电。在“碳中和”背景下,新加坡现有能源结构达标缺口较大,计划和澳大利亚合作,利用澳大利亚太阳能资源建设全球最大跨境太阳能输电项目,目前推进困难。

(1)分析新加坡电能消费结构现状形成的原因。
(2)从收支平衡角度说明现阶段新加坡“碳中和”难以达标的原因。
(3)分析新澳两国跨境太阳能输电项目目前实现难度极大的原因。
2024-01-15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文综试题

9 . 2023916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石家庄市西清公园举行“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宣传活动,为群众普及臭氧层知识,加强节能减排意识。全氯氟烃(又称氯氟化碳)、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含氢氯氟烃等物质均会严重破坏臭氧层,这些物质的主要用途为清洗剂、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气雾剂等。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臭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
②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③臭氧可以使大气增温
④臭氧减少会威胁人类健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保护臭氧层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①合理减少空调的使用
②政府加强企业监管
③禁止企业生产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
④个人减少使用含氢氟烃等物质的产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 .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干洁空气的体积分数(高度25千米以下)表

干洁空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体积分数/%78.000021.00000.93000.03800.0032
1.干洁空气中甲的成分是(     
A.氧气B.臭氧C.氩气D.氮气
2.目前,二氧化碳体积占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③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