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图1示意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图2为青海共和县光伏发电场景,据此完成小题。



1.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2.光伏面板架起后,茫茫戈壁变身为草原牧场的主要原因是(     
A.吸收阳光,光合作用增强B.阻挡风沙,土层厚度增大
C.热量集聚,地表温度增高D.蒸发减弱,土壤水分增加
2023-07-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2 . 气温距平是某时段气温与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1901~2016年中国地表气温距平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变化特征为(     
A.持续降低B.持续升高C.波动升高D.波动降低
2.该气温变化情况可能导致我国(     
A.水稻种植界线北移B.北方地区冬季消失
C.各种农作物产量下降D.固态淡水资源增多
3.为减缓这种气温变化趋势,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③轿车出行   ④增加绿地面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3 .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
2.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参与,下列有利于制止该“环境变迁”的行动有( )
①采用节水措施            ②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④购买节能电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土地荒漠化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2019-11-27更新 | 1304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1/4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运用智慧和科技提出了解决之道,修建了新型建筑—水上漂浮房屋。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

材料二   建筑师认为新型漂浮房屋具有灵活、设施齐全、低碳环保等优点。下左图为漂浮房及景观图,下右图为荷兰略图。



(1)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简述建造和使用住宅型漂浮房屋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对策。
(3)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019-04-24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6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①两极冰川面积增加     ②高纬度地区能耗下降 ③沿海低地或岛屿面积减小     ④全球各地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不可取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B.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C.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D.加强国际间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