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大气本底站是大气本底监测站的简称,在全球基准大气本底条件下开展包括温室气体、太阳辐射等多个方面的观测,其观测结果体现着较大尺度大气不直接受人为污染影响且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境内的瓦里关站,作为海拔最高、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下图为1997—2018年瓦里关观测站的二氧化碳逐年增长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瓦里关监测站观测的二氧化碳数据能够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的原因是(     
①周围50km内在数十年间土地使用状况发生明显改变②处于亚欧大陆高寒气流和东部季风的交汇处
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不易降解,停留时间长④位于偏远清洁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997—2018年,瓦里关站监测到的二氧化碳数量的逐年变化特点是(     
A.持续减少B.持续增加C.波动减少D.波动增加
3.根据监测结果,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保持作物种植结构B.加大产业转移力度
C.二氧化碳封存地下D.禁止碳排放权交易
2024-06-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2 . 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主要是指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农业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也是固碳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业生态系统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它在温室气体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不属于农业碳排放源的是(     
A.稻田中甲烷的排放B.秸秆焚烧
C.化肥(碳铵、尿素)的施用D.土壤中植物的生长
2.提高土壤固碳能力也是《京都议定书》认可的减排途径之一,土壤固碳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为有机碳进入土壤,形成土壤碳库。下列说法属于土壤固碳措施的是(     
①深翻土地②旱农区免耕
③秸秆还田④减少地膜覆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下图)是指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一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特征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降水比北方多
②南方土壤疏松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碳酸盐岩的风化更强
④南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4-02-05更新 | 4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2021年10月,我国将碳汇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竹林是重要的碳汇。浙江省安吉县竹林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集中经营,与交易中心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2022年碳汇交易收入170多万元。该县某村以竹林未来30年碳汇收益作抵押,获得365万元的“碳汇共富贷”,助力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县通过碳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条件是(     
A.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B.将林权统一流转集中经营
C.签订碳汇长期收储合同D.向竹农发放碳汇抵押贷款
2.“碳汇共富贷”体现了当地的竹林从生态资源转变为(     
A.生态产品B.生态服务C.生态资产D.生态功能
3.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的是(     
A.增加碳汇供给者收入B.提高全社会减排效率
C.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D.降低企业碳排放成本
2024-01-23更新 | 1449次组卷 | 17卷引用:地理(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图示为某季节的主要气流)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岩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超过陆地总面积的1/3,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主要气流的流动反应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比北方多②土壤疏松肥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更强④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更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目前提高我国“碳中和”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采用碳捕捉技术B.积极参与国际合作C.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3-12-30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碳中和”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排放二氧化碳量与人为吸收二氧化碳量相互抵消,即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环保社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碳中和天平图”,你认为此图(     

A.天平右侧有误B.天平左侧有误C.天平两侧均有误D.形象地展示了碳中和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图中甲、乙为不同类型企业。以下推断最可信的是(     

A.企业甲生产规模更大B.企业乙生产规模更大
C.企业甲使用了清洁能源D.企业乙碳排放总量更大
2023-11-24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20236月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海上碳封存首先应(     
A.勘探海底地质B.测量海底深度C.统计碳捕集量D.预测海面风浪
2.与陆上相比,海上碳封存具有的特点有(     
①建设成本低 ②安全性更高 ③选址难度大 ④封存规模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我国大力发展应用碳封存技术,其意义在于(     
A.减少二氧化碳总量B.解决全球变暖问题C.降低酸雨危害程度D.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3-11-21更新 | 51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在全球、特别是亚洲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均将发挥重要作用。受“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及煤炭价格优势影响,中国较日本碳排放总量大,碳排强度高,碳排放可优化潜力较大。下图示意中国、日本1991—2019年碳排放增速折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代表日本碳排放量增速曲线,②代表中国碳排放量增速曲线
B.2013年中国基本实现碳达峰后,碳排放总量处于下降的状态
C.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用能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增长有助推作用
D.日本改变以煤炭为主的用能结构后,碳排放总量较之前增大
2.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我国可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加大与各国的碳汇合作B.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C.全面落实绿色技术发展D.巩固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3.2023年10月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实现“绿色亚运”办赛理念。在亚运会前期准备与举办过程中,下列措施中体现了低碳理念的是(     
①亚运会期间招募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提供赛会服务
②亚运会期间亚运全区部署5G电力专网,建设5G+直流微电网零碳示范园区
③亚运主火炬采用甲醇燃料
④亚运会闭幕式首创数字烟花,以AR呈现,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⑤杭州奥体中心场馆采用1000W白炽灯,满足场馆照明需求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15更新 | 16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5G联盟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图中显示1870年以来人类累计碳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可作为制订未来减缓气候变化行为的依据。图中阴影区域为根据不同模式计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对应的升温幅度范围。阴影区的两条边界线可分别代表低排放模式(碳累积速度慢)与高排放模式(碳累积速度快)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与全球升温幅度的关系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温度比1870年升高1.5°C,与之对应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是(     
A.高排放模式约2500×109B.高排放模式约4000×109
C.低排放模式约2000×109D.低排放模式约4000×109
2.能有效降低升温幅度的措施是(     
①农田开垦②征收碳税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④增加碳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8-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当前甲烷、一氧化二氮两类气体占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例超过70%,其中牧场反刍类动物(以牛、羊为主,需将已吞食的草料经逆呕回口腔再咀嚼后以便消化)肠道发酵及化肥施用是甲烷、一氧化二氮的前两大排放源,共占比4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烷、一氧化二氮成为我国主要农业温室气体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牧场集约化程度高B.饲料品质好
C.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占比高D.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
2.关于全球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最大
B.全球变暖改善了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全球气候更加稳定
C.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形成温室效应
D.气候变化通过环境难民、国际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等途径直接威胁各国国家安全
3.为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农业碳中和,下列举措可行的是(     
①牲畜粪便回收处理后循环利用②压缩牧场规模③培育良种④采用沼气等清洁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7-06更新 | 270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调研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