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00-2018年我国GDP、能源消费、SO2排放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2000-2018年我国SO2排放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我国2006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3)依据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说出其中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2023-12-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2020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给位于青藏高原东浪的达古冰川盖上了一层500平方来、既能隔热又能反光的“被子”、试验用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速度、现场考察发现、盖“被子”的冰体消融速度明显变慢。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消融速度变慢是因为“被子”能够(     
A.减缓冰川移动B.减少冰川吸热C.阻挡冰川散热D.防止冰川断裂
2.给冰川盖“被子”可使当地(     
A.降水量增大B.下渗量增加C.蒸发量减少D.径流量增大
3.从全球尺度看减缓冰川消融速度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B.加快污染企业转移
C.禁止矿物能源开采D.降低能源消费需求
3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13日,ALMA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的查赫南托尔高地(海拔5050米)上建成并投入使用。

材料二   1879-1883年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在阿塔卡马沙漠上演了一场奇特的《三国演义》。为争夺鸟粪,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激烈战争,史称鸟粪战争。

(1)简述查赫南托尔高地天文观测的优势条件。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气候干旱但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上很多岛屿都面临灭顶之灾,从排放的角度分析缓解这一现象的措施有哪些?
2023-11-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粮食安全一直是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人口占全球的1/5,耕地却仅占全球的8%,粮食安全保障面临多重挑战,如果未来中长期气候继续变暖,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研究表明,就碳排放空间分布而言,我国高排放省区多分布在华中地区。下图示意基于2000~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碳排放量与粮食产量的13个省区类别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能够反映我国粮食生产规模较大、碳排放环节较多的是(     
A.吉林省B.河南省C.湖北省D.湖南省
2.就碳排放空间分布而言,我国高排放省区多分布在华中地区,主要是由于当地(     
①人口密度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②为粮食主产区,对高碳农资的依赖度较高
③耕地面积广阔,秸秆处理量大④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复种指数最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针对安徽省耕地利用的碳排放现状,最应该(     
A.推广增肥增产水稻生产技术B.鼓励秸秆露天焚烧
C.加大耕地生态环境治理投入D.优化农资利用结构
2023-10-26更新 | 459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希什马廖夫岛位于白令海峡以北,是楚科奇海南部的障壁岛,与大陆隔希什马廖夫湾相望(下图)。该岛冬季多暴风雪,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楚科奇海的冰期逐年缩短,岛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据专家预测,小岛将在20年后消失。完成下面小题。



1.受希什马廖夫岛影响,希什马廖夫湾(     
A.结冰期较长B.水体更新快C.水生植物繁盛D.海水盐度较高
2.全球气候变化对岛上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的直接表现是(     
A.食物来源减少B.交通出行不便
C.海岸侵蚀后退D.极端天气增多
3.为保障该岛居民安全,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完善基础设施B.进行围海造陆
C.加固沿海大堤D.实行异地搬迁
6 . 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趋势有利于缩减北美和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
(4)为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我国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023-07-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我国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中、美、日、印四国CO2排放量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中国的CO₂排放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可行措施是(     
A.普遍推广生物能B.循环使用淡水资源
C.重化工业转移出国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023-07-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使(     
A.①减少B.②减少C.③增加D.④增加
2.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发风能等新能源②减少化石能源开发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④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水平高出约1.2摄氏度。2019年和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并可能持续到2021年。

材料二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下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面的数字序号①②③④填在对应的位置。

①. 毁林燃烧   ②. 燃烧矿物燃料   ③. 极冰融化   ④. 淹没沿海低地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2)简要说明我国CO₂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谈谈我国控制CO₂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2023-05-2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


(1)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