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1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口的增长,沿海城市陆域面积逐渐不足。某国计划在沿海建造“漂浮城市”代替传统的填海造陆方式。“漂浮城市”由社区浮块组成,在岸上进行预制,再运到最终场地停泊。社区浮块有机组合为村落、城市(下图)。不同浮块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重组,以适应发展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填海造陆相比,“漂浮城市”(     
A.建筑材料要求高B.对沿海生态影响大
C.环境承载能力强D.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大
2.不同浮块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重组,能够优化“漂浮城市”的(     
A.环境质量B.人口容量C.功能布局D.产业结构
2024-05-28更新 | 20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7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之选择题(全国通用)

2 . 2023年6月,在珠江口盆地,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正式投用。海上碳封存就是将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下图为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现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突破,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油气资源B.广阔的海域空间
C.庞大的消费市场D.先进的科学技术
2.我国大力发展应用碳封存技术,其意义在于(     
A.助力实现双碳目标B.减少二氧化碳总量
C.降低酸雨危害程度D.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2024-05-2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3 .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该岛海拔2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800米以下区域受信风控制。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上的本底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得到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图示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在夏威夷岛建设二氧化碳本底检测站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低B.远离大陆C.以第三产业为主D.岛屿面积小
2.观测站建在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天气晴朗B.远离村镇C.盛行下沉气流D.风力较大
3.若要在我国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测站,请选择合适的站址(     
A.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C.贵州省D.青海省

4 . “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且每年清除30%以上的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发展“蓝碳”的不利条件有(     
A.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主张管辖海域B.海水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
C.滨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呈退化趋势D.海岸线长,滨海湿地广阔
2.关于发展“蓝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B.有效促进我国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C.极大提高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D.有效减少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狭叶柴胡是一种常用药材,主要分布在最湿月份降水量76189毫米、季节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中。下图示意狭叶柴胡适宜生长地区质心位置未来的可能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当前我国适宜狭叶柴胡生长的地区主要是(     
①干旱地区②半干旱地区③半湿润地区④湿润地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图推测,我国狭叶柴胡适宜生长地区质心位置所在区域,气候趋向(     
A.湿热B.干热C.冷湿D.干冷
3.为适应气候变化,未来我国狭叶柴胡种植业发展首先应(     
A.限制产量B.提高售价C.培育新品D.调整布局
2024-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2(2024年)

6 . 城市绿地是提高碳汇、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城市绿地模仿本土天然林结构,单位面积年固碳量大,布局合理,碳汇效率高。相比之下,我国北京城市绿地碳汇效率有限。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京相比,新加坡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年固碳量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土壤肥力②水热条件③群落结构④叶片面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为提高城市绿地的碳汇效率,北京城市绿地应(     
A.集聚于市中心B.均衡排列布局C.集聚于远郊区D.构建网络体系
2024-04-30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贯穿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两旁建有由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沙拐枣等植物构成的生态防护林带。沙漠公路每隔4千米,就有一座水源井。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承建的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水源井采用太阳能光伏电力抽水灌溉,建设了一条绿色低碳之路。图示意沙漠公路水源井附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漠公路两旁种植的梭梭、红柳、沙拐枣的共同生长习性有(     
①耐贫瘠②喜光照③耐干旱④喜水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新疆沙漠公路沿线营造防护林带的主要目的是(     
A.涵养水源,防御水土流失B.阻挡风沙,防止沙漫公路
C.增加蒸发,缓解干热天气D.遮蔽阳光,减少公路暴晒
3.该沙漠公路“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有(     
①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电力抽水灌溉②公路两旁生态防护林吸收CO2
③拆除供水管道,采用喷灌技术灌溉植物④植物负碳部分中和沙漠公路车辆的碳排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4-2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温室气体,下图为2007-2020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组成及排放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湖南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和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是因为技术进步
B.农资投入碳排量少且稳定,说明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高
C.农田土壤利用碳排量占比大,是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多
D.畜禽养殖碳排量减少且占比低,是因为畜禽养殖效益差
2.降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量最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B.封山育林C.提高机械使用D.发展生态农业
2024-04-19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10 “三农”工作新方向-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9 . 碳汇是指通过多种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或机制。农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排放源,也是重要的碳汇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为农田碳循环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碳循环系统中(     
A.农作物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碳汇功能B.农作物转化为饲料,可减少碳排放
C.土壤中根系越发达,固碳效果越差D.秸秆还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增加
2.提高农田碳汇的措施是(     
①增施化肥②推广生物质能源③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④实施轮作休耕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17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8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碳排放与碳减排
10 . 国际减排合作
1.原因:为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____。碳减排不仅仅是某一个或几个国家的事,而是必须采取____性的行动才能实现。
2.国际减排合作的原则
(1)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世界各国遵循“____”原则,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责任的____,即在地球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前提下,各国都有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但在承担责任的大小和方式等方面应该____
(2)有所区别的原因:1850年以来,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4来自____国家,所以发达国家理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率先减少碳排放,并通过____________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024-04-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