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8 道试题

1 . 目前航空业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跨国特殊材料制造公司霍尼韦尔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制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新型工艺技术和全新排放管理解决方案。航空生物燃料是指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采用加氢法或费合成技术生产的航空燃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可以作为航空生物燃料原料的是(     
①农作物秸秆②餐饮废油③制糖工业的废液④造纸厂的废液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我国大力发展航空生物燃料主要目的是(     
A.优化低碳环境发展B.改变化石能源主导地位
C.提高居民能源需求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2023-12-28更新 | 38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首考模拟地理试题(五)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面以下的深部咸水层、枯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通过构造地层封存等方式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该方式在化石燃料电厂(尤其是燃煤电厂)领域减碳效果明显,对技术和成本要求高。按照封存位置不同,可分为陆域封存和海域封存。最新调查发现,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2.58万亿吨,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我国海域地壳稳定性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图示意我国海域盆地级二氧化碳封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

(1)与陆域封存相比,说明海域封存的主要优势。
(2)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适宜海域封存的原因。
(3)从资源、环境、发展的角度,说明海域封存技术的突破对我国的意义。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东南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能源消费结构以常规能源为主;为了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目前,英国已建成40多个海上风电场(下图);受航运、国防、海底地质等因素影响,近海海域已不能满足风电场建设需求。英国海上风电场开始向深远海发展,以实现更大规模风电场建设目标。同时,英国也加快与其它国家清洁能源的互联合作,例如与丹麦共建的“维京连线”工程,可实现两国清洁能源的双向传输。

(1)与西部海域相比,说明英国东部海域风电场分布更多的主要原因。
(2)分析近年来英国海上风电场向深远海发展的主要原因。
(3)简述“维京连线”工程对调节英国风电供需的作用。
2023-04-25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图为中、美、日、印四国C02排放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中国的C02排放曲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远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     
A.经济增长速度快B.GDP总量大C.能源利用效率低D.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
2022-05-27更新 | 82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5 .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它是估算碳排放对温室效应影响的一种方法。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受到农资使用量、水稻生长期内稻田甲烷(CH4)排放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2004~2014年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水稻年均单位产量及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Ⅱ区省份年均单位面积碳足迹明显大于Ⅳ区省份的主要原因是(     
A.农药使用量不同B.生产规模不同C.水稻品种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2.对于非传统水稻主产区,降低碳足迹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B.实施稻田综合种养
C.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稻生产D.选用优良水稻品种

6 . 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会减弱C.地面辐射不变D.大气热量收支失衡
2.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可能导致我国(     
A.秦岭-淮河线北移B.天山雪线海拔降低
C.人口地理界线西移D.内外流区界线西偏
3.以下举措有助于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是(     
A.东北优化产业结构B.东部地区发展水电
C.中部地区开发风能D.西北地区全面造林
2022-03-17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甘肃省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7 .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温室气体,下图为2007-2020年湖南省农业碳排放组成及排放强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湖南省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和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是因为技术进步
B.农资投入碳排量少且稳定,说明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高
C.农田土壤利用碳排量占比大,是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多
D.畜禽养殖碳排量减少且占比低,是因为畜禽养殖效益差
2.降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量最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B.封山育林C.提高机械使用D.发展生态农业
2024-04-19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2月浙江名校联盟新高考研究卷地理试题(四)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成为“热词”,碳交易,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其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4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7月16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选择是确保碳排放多少的重要保障,也是全国碳市场平稳顺利运行的前提。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主要分布在发电、铁、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


(1)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阐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机制。
(2)说明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3)推测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原因。
2021-12-26更新 | 1227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9 . 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中东国家卡塔尔举行,与历届世界杯足球赛在5-7月举办不同,本届赛事在11-12月举行。主办国卡塔尔首承诺:让2022年的赛事成为首届“碳中和”世界杯。图为卡塔尔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B.临近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空气干燥
C.受寒流影响,沿岸海水温度低,蒸发弱D.四周多高原山地,湿润气流难进入内陆
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选择在11-12月举行,主要原因是(     
A.11-12月降水较多,用水量较充足B.新冠疫情影响,赛事安排被迫推迟
C.沙漠广布,11-12月风沙活动较少D.属热带气候,11-12月气候较凉爽
3.为实现“碳中和”世界杯,卡塔尔可充分利用(     
A.风能B.太阳能C.石油D.核能

10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图示意碳达峰与碳中和。完成下面小题。



1.“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主要是应对(     
A.热岛效应B.阳伞效应C.焚风效应D.温室效应
2.实现“双碳”的关键措施是(     
A.关停耗能产业B.削减碳排放量C.调整能源结构D.控制人口数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