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交通运输布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关岭站是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地铁2号线、4号线在这里交会,在建的大连北站也将与其相连,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而上个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外,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

材料二: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



(1)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3)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2024-03-3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大题12 交通与跨区域资源调配-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明确提出要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江航运潜能尚未充分发挥。以江海联运为例,长江内河运船吨位一般在1万吨以下,船底平、吃水浅,进海后不够稳定;海船又因为桥梁设计、吃水较深的原因进不了江。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是促进“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一江两湖”和众多湿地,人口密集,内需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和政策等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三省部分产业结构存在趋同问题。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中游城市群、上游成渝经济区的主要产业类型,并简述产业转移给转出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2)简述长江经济带推进江海联运发展的具体措施。
(3)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在“双循环”时期寄予厚望的新增长极,应当如何破局?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兴都库什山和伊朗高原北部(图)位于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的交接地带,历史上多城市分布,早在公元8世纪就在山麓形成了古代贸易要道。后来,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战乱频发,该区域城市逐渐衰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多家企业加强了与该区域的经贸往来,计划在此投资工程项目。

(1)与平原相比,简述图示区域历史上城市多分布在山区的优势条件。
(2)分析兴都库什山北麓成为古代贸易要道的原因。
(3)从环境问题的角度,对图示区域历史时期城市的衰落作出合理解释。
(4)为加强国际合作,简述我国企业在图示区域应重点做好的前期保障。
2024-05-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前模拟文综地理试题03(2024年)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是传统港口大国,共有500多座港口。早期,法国港口与城市处于初级协同阶段,港区与城区紧密相连。20世纪中叶以来,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大规模推广以来,港口与城市开始分离。近年来,港航高端服务业(港航金融、海事仲裁等)向市区迁移,港口与城市转向高级协同关系。同时,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法国的临港工业出现空心化态势。下图示意法国主要港口的分布。



(1)指出法国港口大部分地处内陆的影响因素。
(2)分析早期法国港口与城市处于协同发展的原因。
(3)解释法国临海工业空心化的原因。
2022-10-20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统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州是我国古代海上造船基地,自三国吴起,历南朝、唐、宋、元、明久负盛名。福州港口连接着闽江。从福州港海行至山东、朝鲜半岛、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极为便利。中国最好的红茶,出自武夷山区。1866~1888年间,福州号称中国“第一茶港”,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

材料二福州市已知温泉近30处,主要为基岩构造裂隙热水,贮存在花岗岩和火山岩中。福州温泉与山水相伴共生,市区中心地带也有温泉分布,多数温泉在河流附近,特别是闽江流域。

材料三福建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图左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图右为“福州市区温泉形成示意图”。



(1)说明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解释福州市区温泉形成的地理条件。
(3)简析福州港成为我国当年重要茶港的原因。
2022-01-26更新 | 39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5 特征描述类综合题-【抓重点·破难点】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墨脱长期与外界隔绝,经济落后。2013年10月31日,波密至墨脱的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修建该公路最困难的是打通图中所示的嘎隆拉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渗水、涌水现象。流经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河段落差大,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占全流域的90%以上,因此,我国优先建设了藏木水电站。图为西藏区域示意图。

(1)描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简析嘎隆拉隧道施工中容易渗水、涌水的原因。
(3)分析在藏木建设水电站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写出藏木水电站建设的意义。
2023-12-1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项01 期中测验:易混易错精练-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时,公路表面会形成水膜。车辆在公路上高速行驶时,由于水膜的润滑作用,车辆行驶时安全系数显著降低。当水膜厚度较大时,只要汽车的行驶速度超过某一临界值,车辆的前轮就会发生水漂。京藏高速公路湟水谷地段地形向东开口,在西移暖湿气流和地形的相互作用下,气象形势复杂。下图示意京藏高速公路湟水谷地段某路面5~9月水膜厚度的多年平均日变化。



(1)16~18时水膜厚度最小,据此分析该时段的降水特征。
(2)清晨水膜平均厚度较大,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就降低水膜对公路交通的威胁提出合理建议。
2022-11-13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诊断性测试地理试题
8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重庆位于两江交汇之地,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平行岭谷的大城市。左图是重庆平行岭谷区地貌剖面示意图,右图是重庆市山水格局和交通示意图。



(1)解释左图所示地表形态的成因。
(2)分析山水格局对重庆市交通布局和建设的影响。

重庆市是目前全国唯一兼具河港、国际陆港(内陆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根据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重庆将提升成为具有“全球辐射能级”的枢纽城市。


(3)说明重庆市提升交通能级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张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高速铁路,正线全长174千米,设计的最高时速为350千米/小时,共设10个车站,其中,毗邻八达岭长城的八达岭长城站,是我国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埋深达到102米。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下图为京张高速铁路线路示意图。

(1)描述京张高速铁路站点分布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2)指出八达岭长城站设计为埋深大的地下站点的合理性。
(3)简述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对北京的意义。
10 . 上图为南疆铁路网分布图,下图为和若铁路某段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简称和若铁路)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全长约825公里,沿线设有22个车站,其中有53.7千米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至此,南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

(1)描述南疆地区铁路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推测和若铁路沿途较长路段采用高架桥建设方式的主要原因。
(3)简述和若铁路贯通对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从铁路运营角度说明和若铁路全线设置较多车站的主要目的。
2024-01-06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