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沙漠地区,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为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相对来说,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风速B.气温C.冬季D.土壤
3.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
A.属常绿阔叶林B.根系发达C.不耐盐碱D.为地带性植被
2019-09-29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2 .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C.人口激增D.过渡放牧
2.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
3.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4.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
5.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4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右图),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年降水量生物种类植被覆盖率
1988年<100mm不足10种3%-5%
2016年456mm530种53%

表a库布齐沙漠治理前后对比


(1)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4-24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砺锋培卓测试(三)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所示的Q地因黄河贯穿,灌溉农业发达,盛产稻米,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R地的人们为了保护铁路不受沙漠侵袭,设置了一种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2)分析贺兰山西侧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3)说出人们在R地设置的沙障工程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
(4)简述Q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
(5)简析Q地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对Q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8-10-1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水。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69%的土地都是沙漠,多年平均大风日数12. 5天,起沙风次数每年在200—250次以上。磴口县利用当地资源引入光伏发电项目。观测发现,当光伏面板的温度升高时,光伏发电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

2012年磴口县开始“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的光伏治沙模式,让经过培训的农民参与到电站运营之中,园区内清洗光伏板、浇灌、修剪杂草等工作,大部分由当地农民完成,他们还能通过种养殖获得收益。磴口县光伏治沙项目给沙漠带来绿意,治沙面积已达1700多亩,使沙漠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70%以上。

(1)评价磴口县光伏发电的自然条件。
(2)分析磴口县光伏面板对电站内种植牧草的有利影响。
(3)说明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1-07-1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图b),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4)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8 . 沙尘暴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是具有突发、持续时间较短、危害大特点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我国是受沙尘暴危害较大的国家,沙尘给农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为某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覆盖度B.地表颗粒物C.水域面积D.地势起伏
2.该月,乙地农业生产为防范沙尘天气宜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防护林工程建设B.加固农业设施
C.完善农田水利设施D.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
2023-10-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1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2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B卷 关键能力全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尘暴是多发于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影响,还影响人体健康、社会经济活动。东亚是世界沙尘暴最频繁地区之一,由于气候,植被等影响,多集中在春季。下图为1981—2019年东亚沙尘暴频繁空间分布示意。



(1)归纳东亚地区沙尘暴天气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蒙古国春季多沙尘暴天气的自然原因。
(3)列举沙尘暴天气给人类生产生活的带来的危害。
2022-10-07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兰新铁路穿越“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位置示意图。列车经过该区域时,受到大风影响,会在此滞留,停车避风。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A.冻土融化B.水源短缺
C.泥石流多发D.流沙危害
2.图中铁路线受大风威胁最严重的路段是(     
A.哈密附近B.了墩附近
C.十三间房附近D.三间房附近
3.20世纪50年代哈密市到鄯善县该段铁路没有沿直线(图中虚线)修建,主要是因为直线线路(     
A.风灾危害大B.占用耕地多
C.地形起伏大D.连接居民点少
2021-09-06更新 | 44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押题训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