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水的矿化度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日常生活饮水的矿化度以不超过0.5g/L为宜。清水河干支流大部分流经含盐量高的红层或石膏地层,不宜直接用作生活用水。

(1)据图1描述清水河的矿化度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清水河上游固原河段黄土丘陵广布。当地采用生物谷坊(图2)进行环境问题治理,即以一定间隔的柳桩为框架,将砂袋堆放置于沟底,上面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

(2)填表分析当地采用生物谷坊在该环境问题治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生物谷坊的结构措施环境问题治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以柳桩为框架,将砂袋堆放置于沟底_______
上面种植红柳等耐旱植物_______

近年来中卫市与首都北京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合作打造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基地。云数据服务的销售市场和应用主要在北京,云数据的存储服务主要在中卫。

(3)说明北京与中卫在上述“前店后厂”合作建设模式中的各自优势条件。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2 . 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的水土流失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
331110.115541.31534.715418
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
19280.31131.2510.452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坡耕地、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A.治理水土流失只能依靠自然植被恢复B.开垦坡地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
C.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D.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一定优于退耕还草
2024-06-0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灾害较少
C.位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地区,气候条件较差
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     
A.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B.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C.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D.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3.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A.修筑梯田B.植树种草C.拦截泥沙D.发展畜牧业
2024-05-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研究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某地理研究小组选择野外坡面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左图为坡面产沙过程图,右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表明,减沙作用最强的是(     
A.裸地B.植物冠层C.根系D.草皮
2.根据实验结果,陕北半干旱黄土区防治水土流失宜(     
A.植树造林B.护坡植草C.开垦梯田D.自然恢复
2024-04-12更新 | 429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的典型沟壑区。某校中学生赴该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下图(a)为该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平凉红牛产业

(1)概述平凉市发展红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

泾河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

时间泥沙排放强度(吨/平方公顷/年)磷排放强度(千克/平方公顷/年)
1967-199046.113.94
2000-202019.561.43

注:非点源污染指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

(2)描述该流域耕地非点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该流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图9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图。

(3)在建谷坊、筑淤地坝中任选其一,简述该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
2024-04-12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双河溶洞群位于川黔南北褶皱带北部区域,溶洞洞顶区域海拔600~1700m,主要有峰丛、洼地、峡谷等地貌形态。洞顶区域有美丽的田园、森林、温泉等,人类活动频繁。该区域地质构造简单,易发生洪涝灾害,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水土污染等问题较严重。下图示为洞顶区域局部地质构造。


(1)分析当地出现石漠化的原因。
(2)当地易发生洪涝灾害且对洞穴景观产生破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针对洞顶的地质现状,请你为保护该地环境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4-04-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其干流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向东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人们利用黄河水灌溉、发电,还开发了许多旅游资源。但是黄河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民间对此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描述;黄河在春季易发生凌汛,在干旱严重时下游出现断流现象。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关。简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洪涝、盐碱、缺水、风沙是黄河下游经常出现的问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洪涝、盐碱、缺水的原因。
(3)为共同抓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的长治久安,黄河中上游地区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2024-04-0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植被绿度变化的热点地区。200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是2000年前的3~4倍。下图为1960—2020年黄土高原降水(a)和温度(b)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黄土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推测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向(     
A.东南移动B.东北移动
C.西南移动D.西北移动
2.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线变化相关的是(     
①降雨量增加,促进植被的生长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③温度升高促使植物生长期延长④盐碱化问题减轻,土壤肥力提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3-22更新 | 38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三统练十一地理试卷

9 .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A.流水冲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2.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A.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B.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C.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D.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10 .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面上表面相对平坦的地形,是几千年来黄土高原上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黄土塬受侵蚀后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演变成黄土墚,甚至黄土峁。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塬演变到残塬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下陷D.风力沉积
2.为遏制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塬面禁止开垦B.陡坡修筑梯田C.退耕还林还草D.设草方格沙障
2024-03-02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项02 期中测验:重难提升专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