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生物结皮是蓝藻、地衣、苔藓及其他生物体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
2.两种坡面随降雨历时产流量和产流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裸土坡面下渗量更大B.生物结皮坡面涵养水源能力更强
C.裸土坡面蒸发量更大D.生物结皮坡面地表径流速度更快
3.该地生物结皮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退耕后,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B.多次人工降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C.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D.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2024-04-07更新 | 77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石楼县位于山西省西部,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石楼县大力实施坡改梯综合整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下图是石楼县在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属于黄土高原区位特征的是(     
A.地跨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B.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D.由草原区向荒漠区的过渡
2.石楼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沟壑纵横B.土质黏重
C.气候湿润D.毁林开荒
3.石楼县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A.全面封山育林育草B.陡坡上修筑水平梯田
C.全部退耕还林还草D.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5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洲岛是与主要海岸走向大致平行的多脊沙洲,一般呈长而狭窄的形态。其形成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两种常见的堰洲岛形成环境。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线堰洲岛分布广泛,而西海岸鲜有存在。图2为大西洋沿岸堰洲岛法尔岛的地理位置与景观图,该岛被当地开发为集海滩、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结合周边海陆环境,推测甲、乙两地形成堰洲岛的不同过程。
(2)分析堰洲岛在美国东海岸分布广泛而在西海岸难以形成的原因。
(3)推测飓风登陆可能对堰洲岛造成的影响。
(4)指出可能造成堰洲岛面积减小或消失的人类活动。
(5)结合堰洲岛海岸环境,提出保护堰洲岛的可行性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黄河主要测站输沙量统计(数值为统计年份之前的多年平均值)。


   
(1)概述黄河输沙量的时空分布特点,为使黄河含沙量进一步下降,请提出在黄河中游地区可采取的有效工程措施。
(2)简述黄河下游自古少河运的原因。
2023-06-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当地高强度的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侵蚀沟,导致了严重的黑土流失。某研究团队分析了东北低山丘陵区侵蚀沟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演化趋势,探讨了坡度和坡向对侵蚀沟发育的影响,为当地选择展开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确定治理措施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下图示意东北低山丘陵区不同坡度(甲)和坡向(乙)的侵蚀沟沟壑密度变化(2021年),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当地坡度和沟壑密度的关系分析,可推测(     
A.9°以下为森林地带B.15°以下垦殖强度最大
C.18°以上为石质荒地D.21°以上坡面汇流最强
2.从坡向看,影响当地沟壑密度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不包括(     
A.黑土质地B.地表径流C.年降水量D.昼夜温差
3.当地黑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应选在(     
A.3°以下的东坡B.6~9左右的南坡
C.12~15°的东南坡D.18~21°的西北坡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北低山丘陵区垦殖率可达30%-55%,集中于坡面中下段,是土壤侵蚀严重、侵蚀沟快速发展的区域。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素以及气候、植被、土壤、人类活动是影响侵蚀沟发育的主要因素。下图1是不同坡度侵蚀沟分布比例,图2是不同坡向侵蚀沟分布比例。


材料二东北地区针对耕地中的侵蚀沟,研发出侵蚀沟秸秆填埋复垦治理模式,图3是复垦后沟道位纵切面示意图。


(1)分析发展型侵蚀沟形态演变特征。
(2)描述坡度对侵蚀沟分布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3)指出侵蚀沟坡向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说明侵蚀沟秸秆填埋复是治理模式的优点。
2023-04-3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考二模(3月)文综地理试题

8 . 青海省海东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省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地势起伏大,生态极为脆弱。2022年6月,公益林项目”绿带行动”将该县400万平方米的荒山改造成绿林,显著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并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下图示意2022年青海省海东造林前后景观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东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是(     
A.深居内陆,交通不便B.区域面积小,相对封闭
C.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
2.海东地区”绿带行动”的造林成果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A.改良中低产田B.治理土壤盐碱化C.扩大森林面积D.防治水土的流失
3.”绿带行动”最有利于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A.旅游业B.采伐业C.种植业D.制造业
2023-04-2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省际名校高考模拟联考一(启航卷)文综地理试题

9 .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下图示意该调水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植树种草是我们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之一。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降水、沉积泥沙B.减少地表径流、固定表土
C.降低风速、减少风力侵蚀D.增加蒸发,改善局地气候
2.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主要原因是(     
A.运输成本较低B.沿途环境污染严重C.沿途地形复杂D.沿途蒸发量大
3.该工程输水后,调水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河流水污染加重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③荒漠化面积扩大④径流年际变化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鱼鳞坑指的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出半月形的坑穴,因其呈品字形排列,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坑。下图为鱼鳞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修建鱼鳞坑的是(     
A.云贵高原B.两广丘陵C.大兴安岭地区D.黄土高原
2.关于鱼鳞坑的生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拦截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B.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恢复D.增加大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
3.以下工程措施与鱼鳞坑最相似的是(     
A.打坝淤地B.石头方格C.植树种草D.草方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