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沃土肥田,出产的人参果品质好,并且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种植后,能够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材料一:云贵的喀斯特地区是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下图)。

(1)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
(2)说明云贵地区“石漠化”对长江流域的不利影响。
2024-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鱼鳞坑是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模式之一,鱼鳞坑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可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鱼鳞坑等生态整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范围有所缩小,一部分海岸线向内陆退缩。图为鱼鳞坑景观图。



(1)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指出黄土高原生态整治工程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说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河三角洲范围缩小的关联性。

3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为(     
①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②使区域气候类型发生变化
③使黄河含沙量增大,塑造华北平原④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3.关于a、b、c、d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a处发展粮食生产B.b处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C.c处植树造林D.d处打坝建库
2018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D.平衡大气成分
2.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A.城市园林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2024-01-05更新 | 215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土高原某退耕还林试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85mm,土层深厚。刺槐抗干旱、耐贫瘠、速生丰产是该区域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图1示意该试验区生长季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布,图2示意刺槐林不同生长季节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布。当干燥化指数小于1时,土壤出现干燥化,且指数越小,土壤越干燥。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该退耕还林试验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土壤水分B.植被类型
C.地势起伏D.水热状况
2.与耕地撂荒地相比,种植刺槐后(     
A.地下水位上升B.生态效益明显
C.土壤湿度降低D.经济效益显著

6 . 尾闾河道是河流水沙入海的最后通道。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利津以下河段)频繁摆动、出汊、改道。2002年小浪底水库开始调水调沙,显著影响黄河下游及尾闾河道的水沙通量和地貌演变。左图示意黄河尾闾河道及观测断面位置,右图示意黄河尾闾河道不同河段冲淤强度变化(正值代表淤积,负值代表冲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2年后黄河尾闾河道从上游到下游冲淤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冲刷、淤积均增强B.冲刷、淤积均减弱
C.冲刷增强、淤积减弱D.冲刷减弱、淤积增强
2.自然状态下,黄河尾闾河道频繁摆动、出汊、改道的原因是(     
①河道蜿蜒,水流不畅
②河道宽浅,过水能力强
③地势低平,泥沙易淤积
④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河水易泛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针对目前黄河尾闾河道状况应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A.开挖新河,增加入海通道B.沿河植树,减小河流含沙量
C.调节水沙,减少泥沙淤积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 . 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动态过程。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某研究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延安市生态建设工程修建位置和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①保塬:缓坡修梯田,发展林果业
②修梯田:在山坡上沿等高线修建,截流、蓄水
③建谷坊坝:在多泥沙沟道中修建,阻止沙石向下游流失
④固沟:在主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延安市安塞区最有利于碳汇增加的土地转化方式是(     
A.林地改草B.退耕还林C.草地改林D.退耕还草
3.右图中信息制图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B.遥感(RS)
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2023-07-1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

8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丘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     
A.地势起伏大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D.光照较充足
3.从土地整治角度,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①推进土地流转②提高作物产量③推广保护性耕作④改善人居环境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在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林草覆盖率不断提高,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图左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等高线分布,图右示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的鱼鳞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处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塬面—植树种草B.b地—坡面—修筑梯田
C.c地—坡面—平整土地D.d地—沟道—打坝淤地
2.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拦截坡面径流,沉淀泥沙
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弱风力
③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渔业
④利于植物成活,植树造林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①③
3.关于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B.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根治水土流失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D.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2023-07-06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