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潭丰洋湿地位于南渡江西侧,北距海口主城区约30千米。湿地内每年会出现“水退为田、水漫为洋”现象,千百年来形成了“有田种田、靠洋打鱼”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1988年海南建省后,海口市常住人口迅速突破百万,自然湿地逐渐被开垦为农田、水产养殖场并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靠天吃饭”的历史得到改善;2017年湿地升级为省级湿地公园,实施土地整治生态化与湿地保护协同共生的“湿地+特色农业+旅游+自然教育”发展模式。下图示意潭丰洋湿地周边地理环境。


   
(1)指出潭丰洋湿地形成于南渡江西侧且面积较大的地形原因。
(2)推测“有田种田”农业生产方式的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中阐述该湿地经历了两次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第一次是1988年海南建省,第二次是2017年升级为省级湿地公园。请对第二次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2 .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该地区种在砂田(用砂石覆盖土壤表层)的白兰瓜品质优良。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该地区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2.该地区在砂田种植白兰瓜的主要目的
①蓄水保墒(土壤水分)②提高昼夜温差③增加降水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近年来图中湖泊不断萎缩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B.冰雪融水量减少
C.人们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D.人们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
4.图中湖泊不断萎缩对周围地区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土地荒漠化;②气候日益温和湿润;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防洪能力下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乌伦古河(见下图)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发源于阿尔泰山,源头最高点海拔3863m,分布有1.22km2的永久冰川。乌伦古河是准噶尔盆地非常重要的内流河,自东向西注入乌伦古湖,20世纪50年代以前,上游尚未大面积开发,河水大部分注入湖内,但60年代以后随着河流两岸过度开发土地和工业用水的增加,使乌伦古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入湖水量也随之减少。



(1)推断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分析乌伦古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
(3)说明入湖水量减少给乌伦古湖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会平原位于浙江省北部。古时,当地先民就开始在此围堤筑塘。至东汉时期,当地进一步修筑了长约64千米的堤岸,形成面积206平方千米的鉴湖(如下图)。通过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鉴湖的水闸,山会平原的种植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聚落数量也随之增加。南宋以后,当地先民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和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系统,沿海地区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此后,鉴湖也逐渐因泥沙淤浅和大规模围垦而消失。近年来,有人提出要恢复古鉴湖,但有关专家经考证后提出了反对意见。



(1)解释古时山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说明鉴湖的建成对山会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3)推断南宋以来鉴湖被大规模围垦的原因。
(4)简述专家反对恢复古鉴湖的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1)。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图2)。



(1)图示地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____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____,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湖泊,平均海拔69米,它由大小两湖组成,仅涨水时相通。南侧大兴凯湖呈圆形,北宽南窄,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湖水混浊,湖面常波涛汹涌。两湖之间有宽约1千米的天然沙坝,沙坝是茂密的森林,林间铺着厚厚的松毯,树种有兴凯湖松、橡树等。北侧为小兴凯湖,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4.5千米,环湖多沼泽和农田,湖沿岸有较多芦苇、兴凯湖松、橡树等植被,湖水清澈,可见湖底的泥沙。沙冈土质主要是沙土。此地区的主导风是从俄罗斯吹过来的,结冰期153天,共有九条河流注入,湖水从东北方溢出,最后注入乌苏里江。

材料二:兴凯湖流域与大小兴凯湖示意图。



(1)兴凯湖夏季常见“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奇特现象,试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分析植被对沙坝产生的影响。
(3)分析小兴凯湖湖水明显比大兴凯湖清澈的原因。
2021-11-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的隆升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早期青藏高原隆升时,巴颜喀拉山与布青山之间相对沉陷,形成古湖。后随着高原继续隆升及气候变干,古湖泊开始解体,在东侧残留星星海湖泊湿地群(左图),黄河穿星星海而过。星星海湖泊湿地群平均海拔4240m,年降水量约300mm,潜在蒸发量1000mm,由泥炭和草甸构成的“浮岛”景观别具一格(右图)。20世纪末,星星海东南侧土地沙化严重。近年来,星星海湖泊湿地群已经禁止一切旅游、探险活动,并通过生态修复,星星海湿地面积增加了104km2



(1)青藏高原的隆升既塑造了古湖,又导致了古湖解体。请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通常情况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会加剧干旱,但星星海湖泊湿地广布。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
(3)专家认为星星海湖泊湿地群形成之初便已潜藏沙化的风险。简述可支撑专家观点的论据。
(4)说明星星海湖泊湿地群禁止旅游、探险活动的原因。
2021-03-13更新 | 64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湿地(下图)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四周群山环抱,年平均气温1.1-3.6℃,年降水量650-770毫米,年蒸发量172-1255毫米。1955年起,为扩大放牧草场面积,当地开挖沟渠,排出沼泽内的水,导致沼泽面积萎缩,部分草地退化严重。



(1)若尔盖湿地年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却形成大面积沼泽。分析该地区沼泽形成的原因。
(2)解释1955年后,该地区地势较高的草地易出现退化的原因。
(3)简述防治若尔盖湿地草地退化的措施。
9 .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下图中山脉为贺兰山,其西侧湖泊多为咸水湖,东侧是宁夏平原。沙湖分布在宁夏平原之上,北面是大片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的灌溉农业区。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至今仍然在不断下沉。沙湖景色独特,“沙、水、苇、鸟、山、荷”六大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1)实地考察发现,沙湖地区每年初次降雪,受沙湖影响很大。据图说出初雪降落集中在沙湖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2)与西侧咸水湖相比,近些年来沙湖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原因。
(3)简述沙湖面积不断扩大对湖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9-12-2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高原的景观类型有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等,三者之间可以相互演化。近几十年来,若尔盖高原气候发生明显改变,总体表现出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趋势。沼泽湿地是若尔盖高原湿地的主体,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干抚活动的综合影响,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下表为1977年与2007若尔盖高原景观演化统计表。

1977年与2007年若尔盖高原景观演化统计表(单位:公顷)

景观类型演化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等
沼泽53119600114641
沼泽化草甸235530190299849
草甸等32992773718782

(1)据表1分析若尔盖高原景观类型的主要演化模式,并说明判断理由。
(2)相比1977年比2007年沼泽化草甸减少多少公顷。
(3)分析近几十年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退化的原因。
(4)指出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可持续利用措施。
2024-05-1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