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左图为南美洲某区域略图,右图示意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潘塔纳尔湿地的主要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支流众多,汇水量大③土质粘重,阻止水体下渗④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科伦巴降水量峰值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     
A.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
B.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
C.不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
D.不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2023-04-13更新 | 67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 .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刚果建材工业落后,对建筑行业影响很大。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1)说明布拉柴维尔滨河湿地的重要价值。
(2)分析布拉柴维尔在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主要目的。
(3)推测布拉柴维尔新城区内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的主要原因。
2022-06-16更新 | 68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昌北滨江平原是江心洲并岸的产物。由于长江流向与基岩地层走向近乎直交,长江在武汉城区形成如下江段:沌口矶—梅家山、龟山—蛇山、谌家矶—青山矶三对对峙矶头(矶头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河道卡口。在卡口之间,江心洲发育。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江心洲并岸,沿江平原形成,渐成城区。武昌北滨江平原不同时期的演化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明代中期长江河道中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描述武昌北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
(3)长江作为重要的河流湿地,请说明其对武汉城市生态的作用。
2024-05-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高中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4 .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湿生植被)、羊草、针茅。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体水位持续下降,与海拉尔河的连通一度中断,成为内陆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恢复湖区湿地。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4-02-27更新 | 841次组卷 | 1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归宿地。20世纪50~60年代之前,台特玛湖周围河网交错,湖泊沼泽广布。后来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过量用水,使下游断流,台特玛湖基本干涸。从2000年开始实施塔里木河综合整治工程,使湖周生态环境好转。下图示意台特玛湖位置及湖水面积变化。



(1)说明1964—1983年台特玛湖水域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台特玛湖萎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请你为保护台特玛湖提出可行性措施。
2022-12-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20世纪50年代前,青海湖湟鱼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湟鱼数量锐减,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有关数据表明,自196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明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材料三:下图图1为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图,图2为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图。

(1)简析布哈河上的河坝对湟鱼生存的不利影响。
(2)指出自1961年到202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特点,并推测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人为原因。
(3)简述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意义。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尔卡纳湖位于肯尼亚西北部半沙漠地带,为东非第四大湖泊,南北长289.7km,东西宽30~50km。图尔卡纳湖历史上曾经是外流湖,流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地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阻隔了南部的出水口,形成了独立的内陆湖,湖中有火山口。图尔卡纳湖盛产小体螺旋藻,该藻类对生存环境要求严苛。小体螺旋藻营养丰富,当地土著居民有在该湖采摘小体螺旋藻作为食物食用、交换和售卖的传统。受制于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图尔卡纳湖湖水含盐量逐渐增大。图尔卡纳湖水环境的变化给小体螺旋藻带来了威胁。下图示意图尔卡纳湖及周边地形。



(1)说明图尔卡纳湖适宜小体螺旋藻繁殖的自然条件。
(2)简述图尔卡纳湖湖水含盐量增大的原因。
(3)分析图尔卡纳湖水环境变化对小体螺旋藻的不利影响。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三角洲面积目前约5400平方公里,黄河每年不断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该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类型。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



(1)简述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年轻”土地的原因。
(2)指出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开展的主要人类活动。
2021-01-2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曲湿地保护区总面积562.5万亩,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植被类型以高山草甸,沼泽类草地为主。也是黑鹳鸟等珍稀濒危候鸟重要的繁殖栖息地。玛曲湿地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水塔”“黄河蓄水池”,大大小小超过300条支流,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地表。玛曲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泥炭储量丰富。泥炭是指在沼泽、河湖岸边低洼地中,由于长期积水大量生物残体因缺氧分解不充分而形成的泥炭层土壤。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玛曲时,已经达到了总水量的65%。近年来,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玛曲湿地大面积干涸和萎缩,湿地功能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下面是玛曲湿地位置及气候资料图。



(1)分析玛曲形成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2)分析玛曲湿地泥炭丰富形成的地理条件。
(3)简析黑鹳鸟等候鸟选择玛曲湿地繁殖栖息的原因。
2024高三·湖北·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的一种耐盐植物,是海岸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盂加拉国是世界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库尔纳专区、南部的巴里萨尔专区和东南部的吉大港专区。图甲示意2016年盂加拉国红树林分布,图乙示意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

(1)与库尔纳专区相比,指出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角度说明原因。
(2)指出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3)推测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4-03-28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模拟卷四(湖北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