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雄安新区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根据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区域划定规则,在考虑村域行政界限尽量完整的情况下,将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为建设优先占用区、建设后备占用区、耕地保持区和水系调控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示意图。



(1)说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的主要目的。
(2)与南部相比,北部建设优先占用区面积更大,试做出解释。
(3)简述保留白洋淀的主要意义。
2022-06-20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左图为南美洲某区域略图,右图示意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潘塔纳尔湿地的主要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支流众多,汇水量大
③土质粘重,阻止水体下渗       ④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科伦巴降水量峰值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汛期在时间上(     
A.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
B.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
C.不一致,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
D.不一致,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2023-08-13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被群落,是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内水鸟的主要觅食场所为红树林植被区。因为它还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近年来,红树林不断遭受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国建立了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见下图),位于广东省南部,是全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是国际湿地公约保护对象,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重点保护对象。


   
(1)据材料指出福田红树林的主要生态功能。
(2)分析位于城市腹地的自然保护区候鸟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
(3)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保护海岸生态环境,试列举两例。
4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B.溶蚀作用
C.沉积作用D.水蚀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
3.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A.调节气候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D.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0-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华洋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额盆地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北疆,准噶尔盆地西侧,南、北、东三面环山,最高峰2818米,西部敞开。额敏河纵贯盆地中部,最终注入阿拉湖,汛期,额敏河在库鲁斯台草原形成季节性湿地,并有大量野生鱼类借助上涨水势逆水洄游至此繁殖,持续大约两个月。下图为额敏河流域示意图。



(1)说明库鲁斯台草原能形成季节性湿地的条件。
(2)据图描述额敏河的水系特征。
(3)简述额敏河流域水体参与的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4)指出野生鱼类逆水洄游至库鲁斯台草原湿地最可能的时间并用水体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原因。
2023-11-2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兹河(下图)地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部,全长约1401千米,流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广布含有大量腐殖质的深厚冻土层(包括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大部分河道宽而浅,河曲和牛轭湖高度发育,成为全球河曲景观分布最密集的河流之一。该河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54%,地下水补给占27%,每年5至9月水位陡增,溢流现象严重。随着全球变暖,其水文和水系特征不断发生变化。


(1)说明塔兹河5至9月水位陡增的主要原因。
(2)从河流水系特征角度,解释该河沿岸多沼泽的原因。
(3)简述塔兹河流域形成深厚腐殖质层的气温条件。
(4)分析冻土在该流域牛轭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5)有专家认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塔兹河的含沙量会增大。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4-01-16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地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做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

(1)从碳循环的角度,解释近代以来英国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的原因。
(2)英国政府从水利和农垦等方面,采取了修建堤坝,堵塞排水沟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泥炭地。分析上述措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2023-06-30更新 | 201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水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域面积的时空格局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面图1示意黄河流域2000~2019年地表水域面积变化,图2示意各因素对黄河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水城面积变化趋势的影响量与相对影响率,其中温度因素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相关性。



(1)分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域面积变化对区域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2)说明叶面积指数对黄河流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原理。
(3)从主河道区和子流域区解释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等“其他因素”与水域面积的相关性。
(4)推测温度因素与黄河水域面积呈正相关的主要河段,并分析原因。
2023-04-29更新 | 54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境内尼日尔河上游流经海拔800~1 000米的山地,沿途有许多支流汇入;中游流经冲积平原,其中马西纳东部河段多沼泽分布;下游地区地形较平坦,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盛产油棕榈,其果实可提炼优质的棕榈油。近年该地区出口棕榈油以代替油棕榈。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左图)和布雷姆河岸诸多圆环状水利工程景观(右图)。


(1)尼日尔河有“上游一碗水一碗电,中游一碗水半碗沙,下游一碗水一碗利”之说。分析上中下游“电、沙、利”的形成原因。
(2)解释马西纳东部河段多沼泽分布而西侧没有的主要原因。
(3)简述本区以棕榈油代替油棕榈出口的好处。
(4)推测当地居民在布雷姆河岸修建圆环状水利工程的用途。

10 .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湿生植被)、羊草、针茅。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体水位持续下降,与海拉尔河的连通一度中断,成为内陆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恢复湖区湿地。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2.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
3.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4-02-27更新 | 841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