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SO2气体还原Fe3的反应,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3-02-21更新 | 955次组卷 | 5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C.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应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4 . 如图为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与A溶液反应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体现了A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和氯水都有漂白性,有人为增强漂白效果,将混合使用,结果适得其反,几乎没有漂白效果,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苏打()在照相、电影、纺织、皮革、农药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现欲在实验室制备大苏打,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合理的是 (填字母)。
A.B.C.D.

(6)利用如下装置探究气体与的反应:

向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设计如下实验:
方案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②: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①”或“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能实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杂:()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检验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晶体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C除杂:()通过饱和溶液
D鉴别、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
A.AB.BC.CD.D
6 .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颜色褪去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
2020-08-13更新 | 1684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7 . 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欲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表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中30 min后,品红溶液不褪色
气体通入品红的水溶液中振荡试管后,品红溶液褪色
往10 mL品红溶液中加入3 mL 0.1 mol·L 溶液振荡试管后,品红溶液很快褪色,加热后,溶液未恢复红色
往10 mL品红溶液中加入3 mL 0.1 mol·L 溶液振荡试管后,品红溶液褪色较慢,加热后,溶液慢慢出现浅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②中,加热褪色的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B.实验③中,溶液与品红生成稳定的物质
C.实验④中,溶液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物质
D.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微粒是
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室温下,分别将铝片与铁片浸入浓硝酸中可以比较铝、铁的金属性强弱
C.将NH3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证明NH3具有还原性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9 .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制硫酸中,0.1 mol 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的分子总数为
B.加热条件下,足量的浓硫酸与1 mol Cu反应,生成的分子总数为
C.标准状况下1.12 L 中含有分子总数为
D.足量硫与6.4 g Cu加热时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