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甲组同学拟利用Mg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22.4L(标准状况下)SO2。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取粉与的浓硫酸(含)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待Mg粉全部溶解后,干燥并收集气体。
(1)写出Mg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按甲组同学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制得气体应该含有杂质,该杂质为___(填化学式)。
(3)为了检验甲组同学所制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按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制备气体,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B中试剂均过量)。

①A中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
②B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
③证明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4)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丙组同学认为溶液可以做的吸收液,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排放。乙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的假设不成立,为此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反应开始后,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通过乙组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2021-07-31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
Ⅰ.甲组同学拟利用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取粉与的浓硫酸(含)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待粉全部溶解后,干燥并收集气体。
(1)写出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按甲组同学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制得气体应该含有杂质,该杂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了检验甲组同学所制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按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制备气体,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B中试剂均过量)

①A中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B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____
③证明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Ⅱ.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的排放。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丙组同学认为溶液可以做的吸收液,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排放。乙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的假设不成立,为此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
反应开始后,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通过乙组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0-07-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C中液面上方生成的浅棕色气体是____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请写出乙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目的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 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 >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 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 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打开b,关闭a。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若大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 水
氨 水
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重庆市巫山中学高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碘化亚铜(CuI)是重要的有机催化剂。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CuI,并设计实验探究其性质.已知:碘化亚铜(CuI)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与浓度较大的KI溶液形成,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图2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后,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CuI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向装置C的烧杯中倾倒NaOH溶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溅到皮肤上,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设计下表方案对CuI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I

取少量CuI放入试管中,加入KI浓溶液,白色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加水,又生成白色沉淀

取少量CuI放入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产生砖红色沉淀,过滤,向所得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将砖红色沉淀溶于稀硫酸,产生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①在实验I中“加水,又生成白色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Ⅱ,CuI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定 CuI样品纯度:取ag CuI样品与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滴几滴淀粉溶液,用b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VmL[已知:滴定反应为。该样品纯度为__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如果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选用的Na2S2O3标准液部分被氧化变质,测得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4-03-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古法制硫酸并进行性质探究。
   
已知:①“青矾”是指,高温受热可完全分解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气体混合物;
熔点℃,沸点℃:熔点16.8℃,沸点44.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硫酸
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活塞,用酒精喷灯高温加热青矾。
(1)加热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将一定量的青矾在500℃时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检验其固体产物,请设计实验证明此固体产物不含二价铁:_____
Ⅱ.探究的性质
在装置C中先后三次加入同浓度同体积不同情况的钡盐溶液。控制食用油油层厚度一致、通入流速一致。三次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
所加试剂已煮沸的溶液未煮沸的溶液已煮沸的溶液
实验现象无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别得到如下图:
   
(4)实验①中,曲线呈缓慢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5)对比分析②③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Ⅲ.含量的测定
(6)为对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含量测定,将气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入足量的溶液中,经过滤、洗涤、烘干,最终得到沉淀,则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若该实验数据较实际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①气体通入速率过快②沉淀未进行恒重操作③收集的气体中有④未用食用油覆盖液面
Ⅳ、的应用
可用于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已知易溶于水,在酸性或高温环境下不稳定。主要用作还原剂、定影剂等。
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7)反应结束时,必须控制溶液的pH不能小于7,否则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8)实验结束后,进行样品纯度的测定。称取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加水溶解,加几滴淀粉溶液,然后用的标准碘液滴定,测得消耗标准碘液体积的平均值为,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保留四位小数)。
已知:,样品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9)若滴定前未用标准碘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定样品中硫代硫酸钠晶体纯度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3-07-13更新 | 70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探究其部分性质。
   
(1)装置A中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可贮存多余的,B中试剂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饱和溶液       c.水       d.溴水
(2)若装置C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D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含硫微粒一定不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通入后,E中溶液立即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将混合液静置12小时后,溶液变成浅绿色。查阅资料,发现溶液出现红棕色是因为(红棕色)。
①溶液中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与该过程发生的其他化学反应相比,反应生成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②红棕色的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与该过程发生的其他化学反应相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③为了缩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时间,该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往5mL溶液中通入,微热3分钟,溶液变为浅绿色。
实验Ⅱ:用浓盐酸酸化溶液后再通入,几分钟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结论:通过___________可缩短浅绿色出现的时间。
2023-07-0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四区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化学试题
8 . 是中学化学重要的氧化物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也十分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收集并探究的性质。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也是浓硫酸,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性。
(4)装置D中,浸有溶液的碱性棉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将碱性棉球改为浸溶液,会在棉球上出现黄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将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2023-06-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9 . 易溶于水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还原性较差,碱性条件下较强。某实验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溶液红色没有褪去,装置D中溶液红色褪去。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使品红褪色的主要微粒,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试管中的溶液滴入溶液实验现象
a2mL溶液(pH=2)各滴入1滴0.1%品红溶液溶液变红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
b2mL溶液(pH=5)溶液变红后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
C2mL溶液(pH=10)溶液变红后立即褪色
综合上述实验推知,水溶液使品红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
(3)用溶液和溶液制备新制悬浊液,实验中观察到:装置E中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与溶液、溶液的颜色明显不同。
①为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与氨水反应生成,在空气中立即被氧化成含有的蓝色溶液。甲同学向洗涤后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E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取少量E中滤液,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得到澄清蓝色溶液,故推断溶液显绿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含有较多。为进一步实验确认这种可能性,向少量溶液中加入_______(填化学式),得到绿色溶液。
2022-10-17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SO2与Ca(NO3)2溶液的反应。
I.实验一: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SO2,然后将SO2,通入Ca( 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M产生。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3)配制1mol·L-1Ca(NO3)2溶液时所用蒸馏水必须除去溶解的氧气,除氧方法是____
II.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白色沉淀M可能为CaSO3或CaSO4,也可能是二者混合物。(查阅资料得知:CaSO4微溶于水; CaSO3难溶于水)
实验二:探究白色沉淀M的成分。反应后将装置C中物质转移到烧杯中静置,→b→c→得到沉淀M。取沉淀M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HCl充分反应,发现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可知白色沉淀M含有CaSO3
(4)操作b, c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取加入过量稀HCl静置后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可进一步证实沉淀M中含有CaSO3,则所加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的产生途径,将SO2分别缓慢通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无氧CaCl2溶液、有氧CaCl2溶液、无氧Ca(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溶液的pH,结果表明:①无氧CaCl2溶液中无沉淀,其他两溶液中均有沉淀;②三种溶液均呈酸性,其中无氧CaCl2溶液酸性最弱,有氧CaCl2溶液酸性最强。
(6)有氧CaCl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7)从上述实验现象,你认为对SO2氧化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 (填 “O2”或“”),其理由是_______
2022-08-17更新 | 64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