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从电极反应角度探究银镜反应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资料:ⅰ.[Ag(NH3)2]+ [Ag(NH3)]++NH3K1=10−3.81
[Ag(NH3)]+ Ag++NH3K2=10−3.24
ⅱ.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Ag2O溶于氨水
(1)实验发现:乙醛和AgNO3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滴加乙醛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逐渐出现一层光亮的银镜。
①有研究表明:配制银氨溶液时,AgNO3和氨水生成Ag(NH3)2NO3,写出生成Ag(NH3)2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性微粒可能是Ag+_______
(2)甲同学查阅资料:银镜反应时,Ag+被还原成Ag。
①电极反应式:
ⅰ.还原反应:Ag++e=Ag
ⅱ.氧化反应:_______。(碱性条件下)
②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
ⅰ.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
ⅱ.随c(OH)增大,乙醛还原性增强。
③补充实验验证②中的分析。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Ⅰ.插入“饱和KNO3溶液”盐桥,电流表指针偏转;
实验Ⅱ.电流稳定后向右侧烧杯滴加NaOH溶液,指针偏转幅度增大;
实验Ⅲ.电流再次稳定后向左侧烧杯滴加氨水,指针偏转幅度减小
乙同学认为实验Ⅲ不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理由是_______
(3)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无明显现象,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闻到刺激性气味,溶液略显灰色,试管壁未见银镜
往盛有银氨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至pH与实验Ⅳ相同,振荡,溶液变浑浊,加入3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壁立即出现银镜
①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Ⅳ能证明“随c(Ag+)降低,Ag+氧化性减弱”,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_______
②分析实验Ⅴ中“立即出现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随c(OH)增大,可能是也参与了还原。经检验该假设成立,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4)总结:ⅰ.银氨溶液和乙醛发生银镜反应时,氧化剂主要是Ag+,还原剂主要是乙醛;ⅱ.银氨溶液中滴加较浓的NaOH溶液能促进银镜反应的发生,此法不适用于检验醛基,请解释原因_______
2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pH 计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
是弱酸,无法判断是否为弱酸

B

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平衡:,向铬酸钾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黄色加深平衡逆向移动

C

向肉桂醛中加入溴水溴水溶液褪色证明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已经被氧化变质
A.AB.BC.CD.D
2024-03-0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3 . 稀土元素铈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阴极射线管()玻壳、各种平板显示、光学玻璃镜头和计算机芯片等领域。以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还有少量其它稀土元素)为原料提取铈元素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铈常见化合价为+3、+4,四价铈有强氧化性;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氧化焙烧”中铈元素转化为,写出该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酸浸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步骤通常控制温度为之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萃取”原理为,“反萃取”得到硫酸铈溶液的原理为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5)是汽车尾气净化器中的关键催化剂,能在还原性气氛中供氧,在氧化性气氛中耗氧,在尾气净化过程中发生着的循环。则在消除的反应中,物质的量比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