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Cr元素的常见粒子: (橙色)、 (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亮绿色)。
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3价铬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
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 (橙色)+H2O2 (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
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_色。
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右侧烧杯的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
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与H2O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
酸性条件下, _____H2O2;碱性条件下, _____H2O2
2 . 资料显示,I2-KI溶液可以清洗银镜。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银镜在I2-KI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已知:I2微溶于水,易溶于KI溶液,并发生反应I2+II(棕色),I2和I氧化性几乎相同;[Ag(S2O3)2]3−在水溶液中无色。
探究1:I2-KI溶液(向1mol·L−1KI溶液中加入I2至饱和)溶解银镜
【实验i】

(1)黄色固体转化为无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能证明②中Ag已全部反应、未被包裹在黄色固体内的实验证据是_____
探究2:I2-KI溶液能快速溶解银镜的原因
【实验ii~iv】向附着银镜的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至浸没银镜,记录如下:
序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ⅰi4mL饱和碘水(向水中加入I2至饱和,下同)和少量紫黑色I2固体30min后,银镜少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与紫黑色固体接触部分银镜消失,紫黑色固体表面上有黄色固体,上层溶液接近无色;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
ⅱi4mL饱和碘水和0.66gKI固体(溶液中KI约1mol·L−1)15min后银镜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试管壁上仍有未溶解的银镜,溶液无色
iv4mL1mol·L−1KI溶液放置24h,银镜不溶解,溶液无明显变化
(3)ⅰi中,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由i、iii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探究3:I的作用
【实验v】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左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检流计指针向
右微弱偏转,检流计读数为amA;
2.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饱和碘水,指针继续向
右偏转,检流计读数为bmA(b>a);
3.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__,指针继续向右偏转,检流计读数cmA(c>b),有_____生成。
说明:本实验中,检流计读数越大,说明氧化剂氧化性(或还原剂还原性)越强。
(6)步骤1接通电路后,正极的电极反应物为_____
(7)补全步骤3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8)综合上述探究,从反应速率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i中I2-KI溶液能快速全部溶解银镜的原因:_____
3 . 请阅读下列信息:
①铬()元素在溶液中主要以(绿色)、(橙色)、(黄色)等形式存在
   
   
          平衡常数
⑤上述a、b、c均大于0,完成下列问题:
I.对于离子反应:。某小组用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①中实验现象:溶液___________加深,③中实验现象:溶液___________加深。
(2)对比②和④可知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溶液氧化性较强。
(3)若向④中加入70%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最后变为___________
II.对反应,取溶液进行实验,部分测定数据如下:
时间(s)0
0
(4)之间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5)时溶液的___________
(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氧化为,本身被还原为为放热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2-08-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有研究表明,铜和稀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取铜丝和过量稀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蓝色溶液分别进行实验①~④,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操作现象
向2mL该溶液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振荡溶液变为浅绿色
向2mL该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将2mL该溶液充分加热后冷却,再滴加酸性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溶液变蓝
已知:为弱酸,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在溶液中呈绿色。
下列推断或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说明存在电离平衡:
B.②说明具有还原性
C.③中,紫红色不褪去
D.④说明具有氧化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Fe3+与SCN-的反应常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Fe3+ + 3SCN- Fe(SCN)3
若溶液中含有Fe3+,则加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为 _________向加入KSCN后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会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久置后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常被用作蚀刻剂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 Cu==2Fe2+ + Cu2+在过量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依次发生______________两个反应(写离子方程式),若最后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
(4)FeCl2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0.1 mol· L-1的FeCl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0min 后,Fe2+的浓度变为0.05 mol· L-1,则20 min内,以Fe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溶液中Fe2+未被完全氧化,则可以需要加入_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证明Fe2+未被完全氧化。
(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是第四周期第VIIIB族元素
B.亚铁盐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分离
D.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来冶炼单质铁
E.Fe3O4是一种纯净物
F.铁粉和氧化铝的混合物是一种铝热剂
2022-06-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SO2并进行性质探究。

Ⅰ.制备干燥的SO2
(1)制备SO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原理制备收集干燥SO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3)溶液X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Ⅱ.SO2性质的探究
研究性学校小组将纯净的SO2通100 mL溶液Y中,进行SO2性质的探究。
探究活动1:SO2的氧化性

(4)Y是Na2S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Na2S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溶液最多可以吸收标况下的SO2体积为___________mL(不考虑SO2的溶解)。
探究活动2:SO2的溶解性和酸性
(5)若Y为石蕊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6)若Y为1 mol/L的NaOH溶液,通入2.24 L SO2(标准状况下),得到的溶液中:___________(用溶液中的含硫微粒浓度表示)。
探究活动3: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
实验溶液Y现象
11 mol/L FeCl3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溶液红棕色逐渐消失,1 h后变为浅绿色
21 mol/L FeCl3溶液和HCl混合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实验1中出现红棕色的原因,研究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得:作用可以生成红棕色的配离子:(红棕色)。
(7)实验2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结合速率与平衡的知识,解释实验1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9)解释实验2的现象与实验1的现象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10-23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等级考)试题
7 . 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橙红色)、(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外界因素对该平衡的影响。取三支相同(标号1,2,3)试管盛有相同体积溶液进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填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1中加入几滴浓NaOH溶液,得溶液A溶液变为①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②_______浓度,平衡向③_______方向移动
向试管2中加入几滴较浓H2SO4溶液,得溶液B溶液变为④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试管2中加入FeSO4,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先形成蓝紫色溶液,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和⑤_______色沉淀。K2Cr2O7溶液具有氧化性,产物不溶于适量NaOH溶液
(2)利用(1)中所得溶液A、B探究pH对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的影响。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相同量的溶液A、B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甲醇溶液向溶液A无明显现象,溶液B形成蓝紫色溶液_______
(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为指示剂,以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利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时,此时溶液中等于_______。[已知]
2023-05-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重铬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黄色)和(橙色)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
(1)中元素铬(Cr)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室温下,初始浓度为溶液中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
②计算B点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根据A点数据,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3)向橙色的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黄色沉淀,溶液pH减小。试推测黄色沉淀是_______,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
(4)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二价铁含量。
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含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液,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已知:(未配平)。
9 .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A.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紫色褪去,说明H2O2具有还原性
B.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无Fe3+
C.向CuCl2固体中逐渐加水,溶液由黄绿色逐渐变蓝色,说明Cl-和H2O相互竞争引起平衡移动,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从酸式滴定管中流出的CF2Cl2,液流方向改变,说明CF2Cl2是极性分子
10 .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检验氯水中是否含有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上若试纸变红后不褪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
B浓氨水是否具有挥发性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硫酸,用表面皿盖住若烧杯中充满大量白烟,则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验证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后的产物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若溶液紫红色褪去,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D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溶液中滴加数滴 溶液若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则说明降低浓度,使与水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
A.AB.BC.CD.D
2021-05-0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