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空气/碘化物混合电池,该电池的放电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B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理论上每消耗,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之一为
2023-08-11更新 | 831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4地临高县临高中学等3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碱性锌锰干电池B.电动车充电C.太阳能电池D.风力发电
A.AB.BC.CD.D
3 . 用于潜航器的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Mg2
B.电池工作时,H向正极移动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
D.电池总反应式是Mg+H2O2+2H=Mg2+2H2O
4 . 根据原电池原理将反应设计为原电池,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AFeCFeSO4溶液
BCFeFe2(SO4)3溶液
CMgFeFe2(SO4)3溶液
DAgFeH2SO4溶液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a为铜片,b为铁片,烧杯中是稀硫酸溶液,当开关K断开时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当开关K闭合时,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
A.a不断溶解   B.b不断溶解       C.a上产生气泡     D.b上产生气泡     E.溶液逐渐变蓝
(2)闭合开关K,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浓度减小     B.正极附近浓度逐渐增大
C.溶液中含有     D.溶液中浓度基本不变
Ⅱ.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12345
氢气体积/mL50120232290310
(3)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填“0~1min”“1~2min”“2~3min”“3~4min”或“4~5min”);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填“0~1min”“1~2min”“2~3min”“ 3~4min”或“4~5min”),
(4)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该同学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溶液     D.溶液
6 . 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逐渐溶解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 .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 Cu(s) = Cu2+(aq) +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3)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___
(4)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电极流向______电极。
(5)盐桥中的______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应该移向CuSO4溶液。
8 .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流的方向是从Zn→外电路→Cu
B.Cu棒的质量逐渐增大
C.Zn棒处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D.溶液中的Cu2+向负极移动
2020-07-01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B卷)
9 .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是负极
B.电流由Cu极经导线流向Zn极
C.溶液中的阴离子定向移向Zn极
D.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