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硫酸根离子向锌极移动
2022-05-14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火星大气中占96%,钠—电池在火星探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电池总反应为,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的金属钠可用金属锂或钾代替
B.图中有机溶剂可以用水代替
C.电子移动方向:A极→用电器→B极→的有机溶剂→A极
D.若有标准状况下67.2L参与反应,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
2022-05-10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若将电解质溶液换为H2SO4溶液,则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B.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C.b极电极反应式为O2+4OH−4e=2H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2022-05-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等级考)化学试题
4 .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放电时OH向Zn电极移动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
5 . 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ΔH<0kJ·mol-1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所示
B.1mol锌所含的能量高于1molH2所含的能量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L
2021-09-2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模块测试化学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6 . 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做负极,③④中Fe做负极
B.②中Mg做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Cu做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④中Cu做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2021-08-18更新 | 45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I水果电池图II干电池图III铅蓄电池图IV氢氧燃料电池
A.图I所示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
B.图II所示干电池中石墨作负极
C.图III所示电池为二次电池
D.图IV所示电池中负极反应为:
2021-07-1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新型微生物电池可应用于酸性有机废水(含)的处理,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极为电池负极
B.工作时,氢离子从M极移向N极
C.N极的电极反应式
D.N极消耗(标况),M极产生的体积为(标况)
2021-07-1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环作为柠檬电池的正极B.电子由铁环经导线流向发光二极管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D.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乙醇溶液的装置
2021-06-0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课时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2021-05-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