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既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OH从左向右迁移
B.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A为正极
C.当有0.1molNO2被处理时,外电路中通过电子0.4mol
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NO2+8e-+8H+=N2+4H2O
2 . 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X、Y为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个电极分别为Zn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Zn
C.若两个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为X>Y
D.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3 . 如图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原电池的正极
B.电子由b极流出
C.溶液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
D.b极发生还原反应
4 . 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
(3)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
(4)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____,总反应:___。当电路中转移0.25 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g(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
9-10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B.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2019-09-19更新 | 345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6 . 有A、B、C、D、E五种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⑤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
据此,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B>D>C>A>EB.C>A>B>D>EC.A>C>D>B>ED.A>B>C>D>E
2019-09-17更新 | 48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A.a>c>b>dB.a>b>c>dC.c>a>b>dD.b>d>c>a
8 . 如图为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片为负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C.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
D.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9 .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某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O2在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质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D.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2019-07-10更新 | 86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0 .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
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2019-06-09更新 | 20136次组卷 | 6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