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实验室可利用如图所示微生物电池将污水中的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并产生电能(M、N均为石墨电极)。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当外电路转移时,有个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由乙室流向甲室
D.电势N>M
2022-11-04更新 | 1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广东卷化学试题
2 . 钒电池是化学储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储能大、寿命长,利用该电池电解含的废水制备硝酸和氨水的原理如图所示,a、b、c、d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钒电池处理废水时,a电极区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B.电势:a极高于c极
C.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p口流出液为
D.当钒电池有通过质子交换膜时,处理含的废水
3 . 如图为银锌纽扣电池,其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Zn + Ag2O + H2O =Zn(OH)2 + 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作负极
B.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Zn-2e- = Zn2+
D.电池工作时,电流从Ag2O经导线流向Zn
4 . 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名称是负极
B.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由电极a经过NaOH溶液中流向电极b
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5 . 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甲醇()燃料电池,电解液是酸性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N极电极反应为
C.甲池溶液增大,乙池溶液减小
D.若有生成,则有从甲池通过交换膜进入乙池
2023-05-02更新 | 1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6 .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溴基液流可充电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为正极
B.放电时,N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Br-+2Cl--2e-=
C.充电时,每生成1molTiO2+,有2molH+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N极室
D.充电时,总反应为2Ti3+++2H2O=2TiO2++Br-+2Cl-+4H+
2023-03-31更新 | 9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一)化学试题
7 .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以石墨为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处理废气SO2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电极a流向电极b
B.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C.理论上每消耗22.4 L O2,可产生196 g H2SO4
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SO2-2e-+4OH-=SO+2H2O
8 .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图中的双极膜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2一定是碱性溶液
B.充电时,每生成标况下11.2 L O2在阳极可生成65 g Zn
C.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 O2+ 4OH-+ 2H2O= 2
2023-03-07更新 | 10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9 . 一种全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极为全氢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极Y的电极反应式为:
D.反应一段时间后左室增大
2023-02-09更新 | 106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10 .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匠人以铜为胎,将氧化变黑的银丝()嵌入铜器表面已錾刻好的花纹内,然后用汗湿的手边捂边揉搓铜器,使铜胎变得乌黑,银丝变得光亮,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揉搓工序中电子从铜器经汗液流向银丝
B.铜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了吸氧腐蚀
C.铜和银均不活泼,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D.用铁丝代替银丝,铜器不会变黑
2023-12-24更新 | 76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