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5 道试题
1 . 某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b电极附近增大
B.该装置的优势是可以定量检测呼气中的乙醇含量
C.该装置使用时需安装电池,故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该装置的负极反应为
2023-07-19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和在催化剂TAPP-Mn(Ⅱ)作用下正极反应可能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流由C电极流出,经负载流入Li电极
B.电池可以使用水溶液做离子导体
C.放电时,由Li电极向C电极迁移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3 .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向阳极移动
B.放电时,电子从Na极经导线到Ni极,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 Na极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D.充电时,Na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4 . 一种三室微生物电池污水系统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原电池,b是原电池的负极
B.中间室:Na+移向右室,Cl-移向左室
C.b极反应式为2NO-10e-+12H+=N2↑+6H2O
D.当左室有4.48LCO2生成时,右室产生N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2023-07-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A卷)试题
5 .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流从左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
B.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
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2.24L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4mol
2023-12-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阶段重点练(三)
6 .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导线流向Ag2O电极,再出Ag2O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
D.K向Ag2O电极移动
7 . 下图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已知:a室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质子交换膜从a室进入b室
B.a室内的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b室内的电极反应为:
D.该电池不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8 . 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甲醇、空气和KOH溶液组成的燃料电池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为电源的正极
B.Y电极反应式为
C.X极每消耗,电路中则转移电子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值变大
2023-12-18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原电池 化学电源
9 .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可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极移动
2023-12-1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原电池 化学电源
10 . 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探究水果电池水果的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的影响,实验装置图和所得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

番茄

1

98.7

番茄

2

72.5

苹果

2

27.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B.电子从锌片经水果流向铜片
C.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数值的大小均有影响
D.若用石墨电极代替铜片进行实验,电流数值会发生变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