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3 道试题
2 . Ⅰ.回答下列问题
(1)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醋酸溶液,4次滴定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1234
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20.0520.0018.4019.95

①醋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②滴定过程中以酚酞做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滴定前,需用醋酸溶液润洗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粉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c.滴定时,溶液中[]始终保持不变
③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醋酸的大于碳酸的,将实验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向盛有2mL1mol/L醋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_______
(2)25℃时,将pH=13的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pH=7,则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
(3)25℃时,pH均为a的和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之比为_______
(4)向饱和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产生。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5)某工厂废水中含,为使废水能达标排放,作如下处理:。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则残留的_______mol/L。(已知:)
Ⅱ.用甲醇()燃料电池(装置甲)作为电源,以Ni、Fe作电极,电解浓KOH溶液制备(装置乙),示意图如下:

(6)装置甲中,b是_______(填“甲醇”或“氧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7)装置乙中,Ni电极作_______极(填“阴”或“阳”),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08-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乙醛酸钠(OHC- COONa)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科研工作者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醛酸钠,同时完成CO2的综合利用。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上的电势低于电极b上的电势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HC- CHO+3+H2O- 2e- =OHC- COO-+3
C.生成OHC-COO-与生成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由阳极区移向阴极区
2022-07-29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一种新型镁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使用的是碱性电解质水溶液
B.中间的隔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放电时,正极反应包括3Mg2+ +MgS8- 6e- =4MgS2
D.充电时,电子从Mg电极流出
2022-07-29更新 | 69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电解质溶液均足量)。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___________池,电极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若利用装置C在铁质钥匙上镀铜,则电极N为___________,X可为___________
(4)若装置C中M、N电极均为石墨电极,X为,该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当装置B中电极质量改变时,装置A中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022-07-28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池行业的“明日之星”,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充电时,A极接电源的负极
C.充电时,向A极移动
D.放电时,当外电路中流过0.1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1.4g
2022-07-2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7 . MFC—电芬顿技术不需要外加能即可发生,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移动方向为a→Y,X→b
B.Y电极上得到双氧水的反应为O2+2e-+2H+=H2O2
C.乙池可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使用
D.理论上当乙池中产生1mol羟基自由基时,甲池中有4molH+从M室移动到N室
2022-07-20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无膜氯液流电池是一种先进的低成本高储能电池,可广泛应用于再生能源储能和智能电网的备用电源等,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
B.放电时,M极为正极
C.放电时,右侧储液器中NaCl的浓度增大
D.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1mole-,N电极理论上质量增加23g
9 .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某化学学习小组设想将其与氢氧燃料电池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其原理如图所示(A、B、C、D为情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池为电解池,乙池为原电池
B.甲池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C.乙池中Na+通过Na+交换膜向C电极移动
D.甲池中每生成2molH2,乙池中便会消耗22.4LO2(标准状况)
10 . 催化剂TAPP-Mn(II)的应用,使电池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电池结构和该催化剂作用下正极反应可能的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可使用水作电解质
B.充电时,向C电极迁移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D.都是正极反应的中间产物
2022-07-18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化学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