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乙烯的制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实验室制备1,2-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BrCH2CH2Br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密度(g/cm30.792.20.71
沸点(℃)78.513234.6
熔点(℃)-1309-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4)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
(5)将1, 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层(填“上”、“下”)。
(6)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7)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8)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但又不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通过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可制取1,2-二溴乙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烧瓶中反应后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H2=CH2,含少量SO2、CO2及H2O(g)。
A.配制“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溶液”时,将乙醇注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B.②的试管中可盛放酸性KMnO4溶液以除去SO2
C.④中的Br2已完全与乙烯加成的现象是:溶液由橙色变为无色
D.可用分液漏斗从④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1,2-二溴乙烷并回收CCl4
2020-04-13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3 . 1,2-二溴乙烷主要用于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还可用作有机合成和蒸熏消毒用的溶剂。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合成1,2-二溴乙烷,反应原理为:CH2 = CH2 + Br2→CH2BrCH2Br,反应装置如图(加热装置省略)。

实验步骤:
①如图组装好仪器,在冰水冷却下,将 24 mL 浓硫酸缓慢加入到 12 mL 乙醇中,混合均匀后取 6 mL 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剩余部分倒入恒压滴液漏斗中。
②取一支 20 mL 的吸滤管,量取 3.0 mL(0.1 mol)液溴倒入吸滤管中,再加入 3~5 mL 水,将吸滤管放入 4 的烧杯中。
③加热装置 1 前,先切断装置 3 与 4 的连接处,待温度上升到约 120 ℃时,大部分空气已被排出,然后连接 3 与 4,待温度上升到约 170 ℃时有乙烯产生,开始缓慢滴加乙醇-硫酸混合液,并维持温度在 170~200 ℃左右,当溴的颜色全部褪去,反应即告结束。
④反应完成后,先取下吸滤管,再停止加热。将产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以等体积的水、1%氢氧化钠水溶液各洗一次,再用水洗两次至中性。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干燥粗产品,过滤、蒸馏,收集 129~132℃的馏分,产量 5.7g。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与溴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_反应,组装好仪器后必须先 _____________       
(2)装置 1 为乙烯发生器,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2 为安全瓶,若系统发生堵塞,2 中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乙烯时,常伴有乙醇被氧化的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则装置 3 洗气瓶中的试剂为________,若去掉装置3,则装置 4 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5)若 1 中滴速过快,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乙烯来不及与溴反应而跑掉,同时也会带走一部分溴进入装置 5(5% 氢氧化钠溶液),降低产率。装置4吸滤管中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已知该条件下溴与NaOH 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NaBr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
(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______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020-04-0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 2020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4 . 由下列实验、现象以及由现象推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A向 FeCl3 溶液中滴入少量 KI 溶液,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Fe3+与 I的反应具有可逆性
BSO2 通入Ba(NO3)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 BaSO4
C将稀硫酸滴入淀粉溶液中并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 悬浊液并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未水解
D用碎瓷片做催化剂,给石蜡油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逐渐褪色石蜡油裂解一定生成乙烯

A.AB.BC.CD.D
2020-04-01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5 .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相关解释
A测量氯水的pHpH试纸遇酸变红
B探究正戊烷C5H12催化裂解C5H12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烃和烯烃
C实验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NO2N2O4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用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AlCl3沸点高于溶剂水

A.AB.BC.CD.D
6 . 根据下面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苯酚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

B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无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

D

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的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石蜡油分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
A.AB.BC.CD.D
7 . 实验室分别用图1、图2装置完成石蜡油分解实验和煤的干馏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碎瓷片为反应的催化剂
B.图1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有乙烯生成
C.图2中得到的煤焦油含有苯、甲苯等有机物
D.取图2中水层,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B.人体摄入的纤维素可以加快胃肠蠕动,并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而被吸收
C.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D.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后,由于发生取代反应而水层几乎呈无色
9 .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稀硫酸与乙醇混合液共热控制在170℃制乙烯气体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10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相符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B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