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工业上用Cu(NH3)4SO4和氨水的混合液浸取废铜矿渣中的单质铜,得到[Cu(NH3)2]2SO4。某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其原理。
【查阅资料】
i.Cu(NH3)42+呈深蓝色,[Cu(NH3)4]2+Cu2++4NH3;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ii.Cu+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溶液中只能以[Cu(NH3)2]+等络合离子的形式稳定存在;[Cu(NH3)2]+无色,易被氧气氧化为[Cu(NH3)4]2+
【实验1】制备Cu(NH3)4SO4
向盛有2mL0.1mol•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mL1mol•L-1氨水,观察到溶液中立即出现浅蓝色沉淀;随后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经分离得到Cu(NH3)4SO4晶体。
(1)资料表明,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可能会生成浅蓝色Cu2(OH)2SO4沉淀。
①该小组同学取实验1中浅蓝色沉淀,洗涤后,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沉淀中含有SO
②补全实验1中生成Cu2(OH)2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Cu2++_______+SO=Cu2(OH)2SO4↓+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深蓝色溶液中含Cu(NH3)4SO4;加热深蓝色溶液并检验逸出气体为氨气。你认为此方案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实验2】探究用Cu(NH3)4SO4和氨水的混合液浸取单质铜得到[Cu(NH3)2]2SO4的原理。
编号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烧杯中溶液实验现象
2-1
实验开始,先读取电压表示数,后迅速将其换成电流表,继续实验,10min内记录甲烧杯中的现象
甲:0.05mol•L-1Na2SO4
乙:0.05mol•L-1Cu(NH3)4SO4
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至0.1V;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2-2甲:0.05mol•L-1Na2SO4
乙:0.05mol•L-1CuSO4
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至0.3V;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2-3甲:0.1mol•L-1Na2SO4与1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
乙:溶液A
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至0.35V;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2-4甲:0.1mol•L-1Na2SO4与1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
乙:0.05mol•L-1CuSO4
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至0.65V;几分钟后,甲烧杯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蓝色
已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检测到的电压越大。
(3)溶液A为_______
(4)对比实验2-1和2-2,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5)实验2~4中,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
(6)结合上述实验分析,用Cu(NH3)4SO4和氨水的混合液浸取单质铜的过程中,Cu(NH3)4SO4和氨水的作用分别是:______
2024-04-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化学试题
2 . 电镀实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Ⅰ.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在纽扣上电镀铜的实验装置:
   
(1)如图中,石墨是___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对应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图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___________(填微粒化学式)浓度下降,从而影响镀铜的速率和质量。
Ⅱ.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上电镀铜的实验探究:
装置示意图序号电解质溶液实验现象
   0.1mol/L+少量阴极表面有无色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红色固体,气体减少。经检验,铁电极表面有生成。
0.1mol/L+过量氨水阴极表面未观察到气体,一段时间后阴极表面有致密红色固体,经检验,电解液中无Fe元素。
(2)实验①中,无色气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①中,气体减少,推测是由于溶液中减少,且___________
(4)欲测定实验①溶液中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___________,用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5)为确定实验①电解质溶液中的准确浓度,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含有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调节溶液,加入过量的,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锥形㼛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等的代数式表示)。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实验②中,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的体系呈___________色。
3 . 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探究的性质。
I.实验准备:
(1)由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任务:探究溶液分别与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已知:a.(深蓝色溶液)
b.(无色溶液)(深蓝色溶液)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x

操作及现象

A

溶液

溶液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未见明显变化。

B

溶液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现象分析与验证:
(2)推测实验B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验证: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
(3)推测实验B中的白色沉淀为,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B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为深蓝色。
(4)对比实验A、B,提出假设:增强了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下述实验C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8(两个电极均为碳棒)。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Ⅱ.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5)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配离子_________(填化学式)。
(6)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__________,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_________色晶体

4 . 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可用作造纸工业中的漂白剂,将部分有色物质还原为无色物质,提高纸浆白度。已知亚硫酸的结构式为,实验室利用如下流程进行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利用亚硫酸钠制备时,应选择70%的浓硫酸
B.单向阀的作用是只让气体通过并防倒吸
C.加入的NaOH不宜过多,防止生成难以分离的
D.尾气可用溶液处理
2024-05-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