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目的
A.向0.1mol·L-1CuSO4溶液里逐滴加入1mol·L-1氨水至过量,先形成蓝色沉淀,后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沉淀溶解时主要反应:
B.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现象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C.以Zn、Fe为电极,以酸化的3%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连接成原电池装置。过一段时间,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入2滴K3[Fe(CN)6]溶液,观察现象探究金属的牺牲阳极法
D.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ClCH2COOH溶液的pH,氯乙酸溶液的pH小于乙酸溶液探究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的影响
A.AB.BC.CD.D
2024-01-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二调(期中)化学试题
2 . 盐酸羟胺是一种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与类似。
(1)取代可形成羟胺,羟胺水溶液显碱性,用相关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已知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越大则碱性越强,实验测得,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采用原电池原理制备盐酸羟胺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含铁催化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盐酸初始浓度相同,假设两侧溶液体积均为且保持不变,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电子时,左右两侧浓度相差_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常温下,二甲基亚砜()为无色无臭且能与水混溶的透明液体,熔点为18.4℃,沸点为189℃。实验室模拟“NO2氧化法”制备二甲基亚砜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①制备二甲基亚砜的反应原理为:
②二甲基硫醚(CH3SCH3)和二甲基亚砜的密度分别为0.85g/cm3和1.10g/cm3
③HNO2遇微热易分解为NO、NO2和水。
实验过程:将A仪器中制得的气体通入20.00mL二甲基硫醚中,控制温度为60~80℃,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二甲基亚砜粗品,粗品经减压蒸馏后共收集到14.80mL二甲基亚砜纯品。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x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d”或“c”)口;B中盛放的试剂的目的是干燥NO2,则B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通常采用水浴加热来控制温度为60~80℃,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O2需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二甲基亚砜易溶于水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5)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NO和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024-01-10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八次月考理综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