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究的还原性
实验I.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II.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III.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
乙同学补充实验Ⅳ,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Ⅴ.

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根据实验Ⅲ和Ⅳ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Ⅴ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____
示例:
2024-06-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探究含Cr元素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i.含Cr元素的常见粒子: (橙色)、 (黄色)、CrO5(溶于水,蓝紫色,不稳定)、Cr3+(绿色)、Cr(OH)3(蓝灰色,难溶于水,可溶于强酸、强碱)、(亮绿色)。
ii.H2O2在碱性环境中比在酸性环境中分解速率快。
iii.在碱性环境中,O2不能氧化+3价铬元素。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2mL0.0125mol•L-1K2Cr2O7溶液
I先滴入稀硫酸至pH≈2,再滴入5滴5%H2O2溶液,振荡溶液橙色加深。滴入H2O2溶液后迅速变为蓝紫色,有气泡生成。稍后,无明显气泡时,溶液由蓝紫色完全变为绿色
继续缓慢滴入10滴2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又有气泡生成,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1)已知 (橙色)+H2O2 (黄色)+2H+。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橙色加深的原因:_____
(2)I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又有气泡生成的原因是_____
(4)Ⅱ中,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预测有Cr(OH)3沉淀生成,但实验时未观察到。
提出假设:在碱性环境中,+3价铬元素被H2O2氧化。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成立:
取少量I中的绿色溶液,在滴入NaOH溶液前增加一步操作:______。然后滴入NaOH溶液,有蓝灰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NaOH溶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______色。
②乙同学进一步研究碱性环境对+3价铬元素的还原性或H2O2的氧化性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

右侧烧杯的溶液中,氧化剂是_____
开始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分别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i.向左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蓝灰色沉淀,继续缓慢滴入NaOH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电子从左向右运动),此时左侧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ii.向右侧烧杯中滴入NaOH溶液,有微小气泡生成,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左侧无明显变化。此时原电池中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由上述实验,与H2O2与H2O2的氧化性强弱(填“>”或“<”):
酸性条件下, _____H2O2;碱性条件下, _____H2O2
3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钾(),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在反应中,属于___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实验③中,观察到新制氯水褪色,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补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6)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甲同学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从试管②中的现象可得出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b.试管①、③中的实验现象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
2023-11-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欲通过加热蒸发溶液的方法获得固体。已知固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生反应:。为了探究加热蒸发所得固体X中是否含有,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是微溶于水的白色(略带黄色)固体
ⅱ、能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生成
【实验过程】

【分析解释】
(1)实验①中,观察到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__
(2)实验②中,观察到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实验③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实验③中选择KI溶液的依据是______(填字母)。
a.具有氧化性,KI具有还原性
b.具有还原性,KI具有氧化性
【反思评价】
(4)综合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实验①、②、③均可以证明固体X中含有;乙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③不能证明固体X中含有。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2023-1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探究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夹特仪器略)实验现象
   铜片溶解,最初反应较慢,随后加快,有大量红棕色气体放出,反应后试管中溶液呈现鲜草绿色
(1)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溶液呈鲜草绿色的原因。
甲同学提出猜想:因为气体溶解后,溶液颜色和气体颜色叠加形成鲜草绿色,设计实1-1及1-2进行验证。
实验1-1:取反应后混合液于一支试管内,按一定的气体流速将混合气体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实验1-2:取反应后混合液于另一支试管内,按与实验1-1中相同的气体流速将空气通入,有大量红棕色气体逸出,约后溶液转为蓝色
(2)乙同学根据以上2个实验的现象证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查阅资料】
i.铜与浓硝酸反应,开始生成的溶于水生成与Cu2+反应生成绿色的化合物;
ii.一定条件下,Cu2+既可以表现氧化性,又可以表现还原性;
iii.尿素具有温和的抗氧化性;
iv.金属和浓硝酸反应过程中有生成,可大大加快金属与浓硝酸反应的速率。
其原理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设计实验】
分别向四支试管内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后,同时插入铜丝并记录实验现象。
编号浓硝酸蒸馏水/滴/滴尿素溶液/滴现象
2-11000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21300快速反应,异常剧烈,溶液为鲜草绿色
2-31030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2-41003反应较慢,溶液为蓝色,没有绿色出现
(3)补全iv中原理的第二步反应:_______
(4)实验2-3中没有绿色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
(5)因为发生化学反应:_______,因此实验2-4中反应速率较慢。
(6)解释实验1-1和1-2的现象差异原因_______
2023-04-30更新 | 7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图1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
(3)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将2mL84消毒液中加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将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硫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
③由实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i.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缩合等反应生成有色物质;ii.溶液的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初步探究】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水,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无色溶液逐渐变黄,并变浑浊;加热后得黄色浊液,之后无明显变化
II向试管中加入4 mL 10 % NaOH溶液,滴入0.5 mL 2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浊液依次呈绿色、黄色、橙色,最终生成红色固体;之后无明显变化
III向试管中加入4 mL水,滴入0.5 mL 2 %CuSO4溶液,振荡;加入0.5 mL 40 %乙醛溶液,振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后保持沸腾蓝色溶液无明显变化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_
(3)甲同学为了检验实验II中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NO3,振荡,观察到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该实验现象说明实验II中反应生成了Cu。乙同学认为甲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是_____
【深入探究】乙同学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对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猜想:乙醛的还原性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并利用实验IV进行验证。
实验装置序号A池试剂B池试剂实验现象

IV-10.2% CuSO4溶液Na2SO4溶液和40%乙醛溶液按体积比9:1混合指针不偏转,A、B池中均无明显变化
IV-20.2% CuSO4溶液
(4)实验IV-1中,Na2S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5)实验IV-2中,B池中的试剂是________
(6)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其猜想成立。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7)综合上述实验,小组同学经过深入讨论,认为除了乙同学的猜想外,与实验III相比,实验II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8 . 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对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进行研究,并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①
②铬(VI)盐即六价的铬盐,被还原生成(绿色)
(1)进行实验ⅰ和ⅱ:
序号操作现象
向2mL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pH约为9)3滴溶液变绿色(含)
向2mL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ⅰ中现象:___________
(2)继续进行实验ⅲ:
序号操作现象
向2mL饱和溶液中滴加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
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mL蒸馏水中滴加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ⅲ中现象: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ⅰ~ⅲ,可推测: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碱性条件下,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___________
④向实验ⅲ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___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K闭合时,电压为
b.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后,电压增大了
c.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也会使电压增大,于是补做了一个实验:U型管左管中盛放溶液,右管盛放饱和溶液,闭合K记录电压;先向左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后,记录电压,测得电压增大了z,证明实验结论不受影响。
2023-09-2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同学为比较酸性条件下NO3、SO4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活塞c,将过量稀HNO3加入装置B中,关闭活塞cB中浅绿色溶液立即变为深棕色;一段时间后,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II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III打开活塞b,向A装置中加入足量硫酸,关闭活塞bA中产生气体;B中有气泡,液面上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IV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取出少量B装置中的溶液,…………
V打开活塞a,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Fe(NO3)2溶液时,常加入铁粉,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资料表明,Fe2+能与NO结合形成深棕色物质[Fe(NO)]2+: Fe2++ NO[Fe(NO)]2+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I中溶液由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了结论。则:
① 实验IV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 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
① 实验操作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操作III,开始时B中溶液的颜色并无明显变化,此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有同学认为装置中的空气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得出,应在实验前通一段时间的氮气。你是否同意该看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1)_________剂,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价。
(2)B中试剂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ⅰ.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ⅱ.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ⅲ.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探究】
序号
物质a5%溶液40%溶液
通入前C中实验现象得到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通入后C中实验现象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3)通入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补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 ______+
(4)对比实验Ⅰ、Ⅱ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
_______
②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氧化到更高价态。
(5)根据资料ⅱ,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针对原因二小组同学做如下探究:
序号
操作取Ⅲ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40%溶液取Ⅲ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
现象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缓慢加深
①Ⅳ中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分析Ⅳ、Ⅴ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3-12-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