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该制度下每个中心都以结构复制的方式,将中心的治理模式、文化生态等特性‘粘贴”下来,即部分拥有整体的全部功能。因此,当一个中心被摧毁后,其他中心可以重建系统。”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中央集权制度呈现出稳定性B.郡县与中央的组织结构相同
C.宗法制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D.分封制具有防乱御变的价值
2 . 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临近结束,美国同苏联的意识形态冲突日益显露。战后,美国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霍普金斯表述过这一目标:“努力利用我们的外交力量,推进和鼓励民主政权在全世界建立。我们不应当害怕向世界表明我们的立场,即要求世界上的人民都享有建立一个真正民选政府的权利。”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中国外交必须坚持传统价值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交往,谁都不喜欢对方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和气度,给国际关系带来新风范、注入正能量。

——《人民日报》2014123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国际形势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该形势下,新中国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面对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新中国做出了哪一决定?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坚持传统价值”、“崇尚和谐”而提出的外交原则,并概述在该原则指导下,新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及其贡献。
2021-04-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周杰伦的新歌《兰亭序》唱到:“兰亭临帖,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兰亭序》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
4 . 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孔孟之道在北宋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统治者开始重视伦理道德的价值
C.儒家思想的地位并未发生重大变化D.荀子的思想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天下儒学”转变为“家族儒学”;哲学上从独尊儒家价值走向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并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一潮流弥漫B.佛教广泛传播
C.政治分裂战乱不休D.士人群体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谭嗣同把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和世界大同的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价值目标来追求,即便在实践中尚无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客观力量和现实可能,也决不在精神上放弃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他主张贵知不贵行、行有限而知无限。这反映出谭嗣同
A.找到了维新改良的现实力量B.试图用改良政体来解放思想
C.用唯物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D.力求冲破旧思想观念的牢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不敢自承,何则?感情所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表明
A.历史记述不可避免夸大其词B.辨析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
C.亲历者的记述最为史家看重D.谦虚谨慎是史学家必备品质
8 . 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
《旧唐书·文苑传》(115位)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
《新唐书·文艺传》(77位)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江西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

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
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
9 . 1977年冬天,被诸多评论家称之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它直接改变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得以重新复兴和兴旺的基本。材料评述的是
A.高考制度恢复的意义B.“211工程”实施的作用
C.义务教育实施的影响D.“科教兴国”战略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史料,与军机处无关的是
A.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B.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肯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丁此矣
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丁内阁,……盖趋然执政之府矣
D.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下其间也
2017-10-11更新 | 5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