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胡绳划分时期的标准是
A.西学东渐的程度B.革命任务的变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阶级斗争的表现
2 . 诸子百家关于“乐”思考的大致线索:老子与季札、孔子等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墨子与荀子的争论,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杂家吕不韦对诸家的调和;最终是儒家的总结。材料所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重视礼乐教化
B.各家观点不同,相互诘难
C.各学派脱离现实,追求享乐
D.“百家争鸣”的时代特征
2019-10-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多角度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四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并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指出其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按材料四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① 鸦片战争 ② 太平天国运动 ③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 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三个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史观?依据此史观指出辛亥革命在“从传统到现代”过程中的主要贡献。
2016-01-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鄢陵县鄢陵第一高级中学高一12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