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A.富商多与贵族官僚勾结B.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变D.国家出现财政收入困难
2024-03-22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史记》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勾)践之后也,姓氏。”《史记》又指出,“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还认为匈奴、吴也是黄帝的子孙。这最能说明,司马迁认可(       

A.民族大一统的观念B.中原民族同祖同源
C.远古传说的真实性D.各族文化存在差异
2024-03-3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
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并六国不久,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在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九年,博士淳于越进言:“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战国初齐相,其曾孙取代齐王)、六卿(包括赵、魏、韩在内的晋国六大家族)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不过秦始皇还是采纳了李斯等人的建议,推行郡县制,并对是古非今的学者进行严厉打击。

——摘编自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汉书》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这一做法造成诸侯(王)国独立于中央,“三代诸侯,各自纪年……至汉依然”。汉初的诸侯(王)国还拥有地方的人事任免权,中央派遣的地方官员常被诸侯(王)国弃之不用,甚至被驱逐,有时还出现诛杀、陷害之事。一度还出现“吴王封赐倍汉之常法,梁王府库金钱巨万,宝器多于京师”的现象。

——摘编自袁波、胡建阳《罗马行省制与秦汉郡县制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秦朝丞相、博士主张推行分封制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的具体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成书于宋初的《太平广记》中有600多篇文章涉及唐代女性的生活。其中,记述的唐代贵族女性大多经史诗赋无所不通,而关于婢、妾等的记载中对读书、诗歌乃至音律、歌舞方面的内容都鲜有涉及。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     
A.唐代等级壁垒较严B.唐代妇女思想开放
C.宋人关注女性教育D.宋儒更加强调妇德
6 . 据《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卫国的巫师),使(巫师)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不听,三年,乃流王于彘(地名)。这说明当时(     
A.国人通过舆论影响朝政B.原始民主传统可制约君主
C.宗法制分封制走向解体D.高度集中的权力受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
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8 . 《后汉书·许荆传》记载,有个叫许武的人,故意提出分家,自占肥田、广宅,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而后他又把田地、财产加三倍归还其弟,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该记载(     
A.反映出儒学对民众影响的削弱B.从侧面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
C.揭露了地方官员怠政懒政行为D.批判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恶行
9 . 《三国志·吴书》中的列传所记载的60位大臣,约有一半是从中原南迁而来的,他们带着大量的宗族、佃客、宾客等依附民,如鲁肃南迁就带领了300多人:另据记载,213年,因扫小曹军肆虐而选择渡江南下的淮南人多达10万户。据此可推知,汉末三国的人口迁徙(     
A.加剧了社会动荡B.实现了政治中心的南移
C.助推了江南开发D.配合了游牧民族的内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陆世仪(1611—1672年)在《论钱币》中记载,当时江苏一些商人需要携带巨额金钱去京师,即“委钱于京师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师取值,谓之‘会票’,此即飞钱之遗意”。这表明当时(     
A.商人间契约应用广泛B.汇兑方式在商贸中采用
C.民间资本性借贷盛行D.纸币已被社会普遍接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