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问世,主张要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梁启超的主张旨在(       
A.否定传统史学的价值B.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
C.激发国人的国家意识D.倡导反清的武装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清朝人口猛增,农业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       
A.工商业超越了农业B.农业发展停滞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D.人地矛盾突出
2024-01-16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主张(       
A.顺应自然B.天下为公C.为政以德D.革故鼎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商和西周有关血缘关系的描述。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时间王室与方国/诸侯国的关系
不一定有血缘关系
西周大都存在血缘关系
A.联姻建构了政治体系B.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在加强
C.诸侯国兼并战争频繁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集中
5 . 《南京条约》签署后,某英国画家“受命创作”《南京条约签订图》。画中签约双方平等洽谈,右下角绘有“永远和好”的中文字样。后来,该画广为印行。其意在(       
A.掩盖英国的侵略行径B.扩大对华商品输出C.打开中国艺术品市场D.客观再现历史场景
6 . 1911年,清政府先后公布两份宪法性质的法令。对法令内容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1908年8月《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11月《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皇帝)总揽: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涉;宣战、媾和、缔约“由君上亲裁”……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之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皇帝对内使用军队“须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际条约非经国会之议决不得缔结……
A.政治改革的重大突破B.开启中国民主共和历程
C.应对时局的被动之举D.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7 . 关于五四运动,多数学者认同其为“爱国政治运动”“群众反抗运动”,也有不少学者为其贴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反传统运动”的标签。这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B.使爱国救亡压倒了启蒙
C.展现了大众的磅礴力量D.具有多维度的社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匈奴族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周皇室鲜卑族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这些举动的用意是(       
A.学习中原的制度文明B.突显本民族政权的正统性
C.为和亲政策进行辩护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9 . 在山东烟台,进口的“本色花布在1866年每匹价格大约仅为二两九钱到四两白银,1867年更是降到二两五钱到三两。”这种低价的洋布在中国(       
A.适合中国百姓的消费水平B.导致了关税主权丧失
C.抢占资本市场的大量份额D.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
10 . 考古发现,后岗三叠层的下层是以红陶和少量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层是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遗存,上层是以灰陶和绳纹陶为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化遗存。这一发现说明(       
A.石器时代生产发达B.商代晚期阶级产生C.华夏文化源于后岗D.中华文明延绵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