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1 . 《论语》中记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从“天下有道”至“天下无道”的根本原因是(     
A.王室衰微诸侯崛起B.铁犁牛耕的出现C.宗法分封制的崩溃D.百家思想的交锋
2024-03-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书中记载:“近闻诸般材木,比之往年,价直重贵,盖因不种不栽,一年少于一年,可为深惜。古人云:‘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惟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王祯旨在强调(     
A.人与自然间要和谐相处B.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C.发展农业生产预防凶年D.南方农业技术超过北方
2024-05-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相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重庆地区引进了玉米并得到广泛种植,巴县“半倚包谷为活,……其功实居稻麦之半”,长寿县百姓所产包谷可“代半岁之粮"。据此可知,上述地区引进和推广玉米(     
A.改变了饮食结构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加快了人口增长D.造成了水土严重流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 三年,(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废太子宜臼,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叹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周太史会直接断定“周亡矣”的理由。
2024-01-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玄武门之变作为历史上的著名历史事件,一直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太宗(李世民)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建成、元吉(李世民的兄与弟)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俄而东宫及齐府精兵二千人结阵驰攻玄武门,守门兵仗拒之,不得入……太宗左右数百骑来赴难,建成等兵逆败散。

——《旧唐书·隐太子传》(《旧唐书》,成书于后晋945年,后晋赵莹主持编修。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

材料二   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日:“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材料三   (地府判官)自出问头(写在纸上审讯犯人的问题)云:“问大唐天子……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皇帝)把得问头寻读,闷闷不已。

——小说《唐太宗入冥记》

材料四   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墓志铭拓本在敦煌被发现,铭文记载:武德七年,(常何)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负责玄武门守卫)。

材料五   太宗曰:“今欲自看国史……卿可撰录进来。”太宗见(玄武门之变)当日事,语多微文(隐晦)。乃谓玄龄曰:“……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7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方先发动的还是李建成李元吉一方先发动的?结合材料信息说明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2024-01-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三权分立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君权神授的思想D.重农抑商的主张
2024-01-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文献记载:汉初“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这表明汉初(     
A.已埋下王国叛乱的隐患B.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完全继承秦朝政治制度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2023-1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开皇七年(587)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山阳渎由今江苏淮安县东,向南直达长江,大体是循着东晋南朝以来不断修整的邗沟故道。据此可知,隋文帝此举(     
A.沟通了南北大运河B.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
C.保障了国家的赋税D.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这一记载说明隋朝(     
A.政府重视粮食储备B.大一统局面加强各地经济联系
C.国强民富实力大增D.暴政导致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023-11-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官员的职能:“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据此判断,这一官员最有可能是(       
A.秦朝的御史B.汉代的刺史C.魏晋的中正D.宋朝的通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