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通过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及烧石和烧骨等,可以推测出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技术。这表明(     
A.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北京人进入农耕时代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2024-05-3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夏朝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夏朝的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02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籍记载,秦朝营造宫室征用劳力为七十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征用七十万人;对匈奴用兵为三十万人;北筑长城四十万人;戍守岭南五十万人。仅此几项,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占秦代全国总人口的13%。这说明秦朝(     
A.重视国家建设B.徭役繁重C.赋税沉重D.重视军事发展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秦在整个春秋时期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戎狄,而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简中却记载:“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可(何)谓(去)夏?欲去秦属是谓(去)夏。”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秦国(     
A.与六国的矛盾尖锐B.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C.民族交融进程受阻D.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2024-03-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1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这种现象反映出明代(     
A.新型生产关系出现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农业经营结构发生变化
8 . 据宋史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在宋朝常常可以看到富商豪绅,科举放榜之后,直接抓一个乘龙快婿的行为。这一现象源于宋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科举制度的完善
C.重文轻武的国策D.四民社会的解体
2024-02-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的相国寺“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令曲之类”。可见,开封的百姓对书籍实有一定的需求,城中处处是书店。这一现象得益于(     
A.印刷术的进步B.造纸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应用D.科举制的废除
10 . 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棉花开始向北传播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棉布产量超过丝绸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